[实用新型]组合式换热分散反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187.5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8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其祥;钱长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长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24 | 分类号: | B01J19/24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陈君伟 |
地址: | 2251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分散 反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蒽醌法双氧水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所用氧化反应器用多组“U”形水箱进行冷却或不用水箱进行塔内换热冷却,存在以下缺陷:1)空气气流分布不均匀,造成空气与氢化液接触不充分。2)氢化液在氧化塔内易造成偏流和返混,降低了塔的效率。3)在气液上升过程中,小气泡容易聚合成大气泡,氧化收率低,氧化收率仅有91%左右。4)氢化液氧化不完全,增加了后工序的负担,造成后工序运行不平稳。5)氧化尾气中氧含量高,一般在6%左右,空气利用率低。6)冷却不均匀,双氧水容易分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提高氧化收率,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产品成本,提高使用寿命的组合式换热分散反应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气液进口管、气液出口管,所述气液进口管设置在壳体下端,所述气液出口管设置在壳体上端;在所述壳体内设置箱体,所述箱体的上下端与壳体焊接,在所述壳体上设置与箱体连通的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箱体一侧下部,所述出口管设置在箱体另一侧上部;在所述箱体内均匀布置多根波纹管,每根波纹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内腔连通,在每根波纹管的上端还设置有分布帽;在所述箱体上方的壳体内横向设置上部气液再分布板,所述上部气液再分布板上均布通孔,在所述出口管上方的上部气液再分布板与壳体之间设置间隙,在该间隙下方的壳体上设置上挡液板;在所述箱体下方的壳体内横向设置下部气液再分布板,所述下部气液再分布板上均布通孔,在所述进口管下方的下气液再分布板与壳体之间设置间隙,在该间隙下方的壳体上设置下挡液板。
本实用新型在氧化反应器中利用再分布技术提高空气与氢化液反应过程中两相的传质速率,避免气泡聚集成较大气泡,增加了两相介质接触面积;利用再分布器对空气进行多次再分布,降低塔内两物料的偏流和返混,提高了氧化收率,氧化收率可达99%,提高塔效率;降低了氧化尾气中的氧气含量,氧化尾气中氧含量为4%左右,降低了空气消耗,节省动力,降低尾气排放量和物料消耗,从而降低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产品成本;降低了氧化液中氢化蒽醌含量,减轻萃取和后处理工序的负荷,增加了双氧水产量;使物料均匀冷却,抑制双氧水的分解;采用波纹管的换热管有自膨胀补偿性,防止焊缝热胀冷缩时拉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壳体1、气液进口管2、气液出口管3,气液进口管2设置在壳体1下端,气液出口管3设置在壳体1上端。
在壳体1内设置箱体4,箱体4的上下端与壳体1焊接,在壳体1上设置与箱体4连通的进口管5和出口管6,进口管5设置在箱体4一侧下部,出口管6设置在箱体4另一侧上部;在箱体4内均匀布置多根波纹管7,每根波纹管7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内腔连通,在每根波纹管7的上端还设置有分布帽8。
在箱体4上方的壳体1内横向设置上部气液再分布板9,上部气液再分布板9上均布通孔9-1,在出口管6上方的上部气液再分布板9与壳体1之间设置间隙,在该间隙下方的壳体1上设置上挡液板10。
在箱体4下方的壳体1内横向设置下部气液再分布板11,下部气液再分布板11上均布通孔11-1,在进口管5下方的下气液再分布板9与壳体1之间设置间隙,在该间隙下方的壳体1上设置下挡液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长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长荣化工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颚式破碎机的主轴密封盖
- 下一篇:梯形镶嵌式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