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车辆可移动车顶装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5809.4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平;魏瑞霞;雷莉;薛海峰;李春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5/00 | 分类号: | B25H5/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移动 车顶 装配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车辆车顶部件装配工装,具体说是一种轨道车辆可移动车顶装配平台。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车顶一般都含有空调、废排、受电弓、高压电缆等部件需要进行装配,而且在进行一些轨道车辆试验时,必要需到车顶进行观察。目前解决部件装配主要依靠建立三层高站平台或者吊装式操作平台进行装配,三层高站平台一般固定不动,如果临时需要进入车辆车顶进行操作,则需要专门将车辆导入三层高站平台,如果在没有设有三层高站的车间,则还需专门将车辆导入含有三层高站的车间,而这就浪费大量时间在不停的倒车的过程中,操作很不方便;而使用吊装式操作平台进行装配,操作人员只能从端面进入平台,且需要使用梯子首先爬到车顶,再进入平台,而这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并且每种吊装式平台只能适用一种车型,因此每种车型都需制作吊装式平台,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节省时间,使用方便,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可以节省成本的轨道车辆车顶部件装配工装是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克服现有的技术难点,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节省时间,使用方便,不存在安全隐患,且可以节省成本的轨道车辆车顶部件装配工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可移动车顶装配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底部分别设有万向轮,其中一个安装平台的外侧设置扶梯,所述扶梯的底部悬空;在两个安装平台之间设置过桥。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平台包括支撑骨架和平台面,所述平台面设置在支撑骨架的顶部,所述万向轮设置在支撑骨架的底部;在支撑骨架的底部和扶梯的底部之间设置水平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平台面上除内侧外,其他三侧设有环形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台面的内侧设有伸缩台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套管、滚动轴承、推杆和折弯波纹板,所述套管固定在水平台面的底部,滚动轴承设置在套管上,推杆伸入套管的内孔中,并与滚动轴承配合,在推杆上沿长向均布若干通孔,在套管上设有与通孔相对应的销孔,销孔内设置销轴;所述折弯波纹板与水平台面的内侧面相贴合;推杆的一端与折弯波纹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弯波纹板上设有减震垫。
进一步的,所述过桥包括中间行走平台,所述中间行走平台的两端分别连接平台面,在行走平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栏杆。
进一步的,所述扶梯的底部设有可伸缩的支撑脚。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自由移动,可直接将其推入到轨道车辆的两侧,因此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可以直接通过侧面的扶梯进入平台,不存在安全隐患;在平台内侧设置伸缩台,适用不同宽度的车型,通用性强,无需重复制作工装,节约成本;两个平台间设置过桥,方便操作人员两边平台走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装有扶梯的安装平台的结构立体图;
图3为装有扶梯的安装平台的主视图;
图4为装有扶梯的安装平台的俯视图;
图5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过桥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伸缩台机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8为伸缩台机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轨道车辆可移动车顶装配平台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安装平台1,所述安装平台1的底部分别设有万向轮2,其中一个安装平台1的外侧设置扶梯3,所述扶梯3的底部悬空;在两个安装平台1之间设置过桥4。操作人员直接推动安装平台就可使装配平台整体自由移动,当需停止时,直接将万向轮刹车打开即可。
如图2至4所示,所述安装平台1包括支撑骨架5和平台面6。支撑骨架5由四根主支撑方管和若干加强方管焊接组成;万向轮2设置在支撑骨架5的底部,在支撑骨架5的底部和扶梯3的底部之间设置水平支撑杆7。平台面6是由纵横交错的方管和花纹铝板焊接组成;平台面6设置在支撑骨架5的顶部,在平台面6上除内侧外,其他三侧设有环形护栏19,环形护栏19中部开口,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扶梯3进入平台面6。为了防止在装配平台使用时,平台面6与车体之间缝隙较大,可能造成人员脚漏空,在水平台面6的内侧设有伸缩台机构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5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