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手持式电动捕蚊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154.2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4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新武;黄恩炯;邹自杰;郑正福;陈颖;叶剑雄;康素萍;郑茂灿;林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王义星 |
地址: | 351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手持 电动 捕蚊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蚊器,尤其属于一种新型手持式电动捕蚊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保证蚊虫标本的完整性和存活率,口岸蚊类监测多采用手持式电动捕蚊器采集蚊虫标本。现有的手持式电动捕蚊器使用中通常采集标本数达到30以上时,就必须将捕蚊器腔体中蚊虫转移到饲养笼,以防止因吸力不足而逃逸。现有的手持式电动捕蚊器只有吸的功能,无吹送功能,将蚊虫转移到饲养笼时只能靠蚊虫自行飞出,不便操作且容易因蚊虫未排放完全而逃逸,影响监测记数统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用型强的新型手持式电动捕蚊器,在蚊虫标本采集过程中便于采集和转移蚊虫标本,节省操作时间,提高操作效率,带有玻璃观察窗和照明电灯,而且通过加装红外线报警装置,蚊虫逃逸及时提示,防止采集记数失真,确保蚊虫密度统计数据真实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新型手持式电动捕蚊器,包括壳体,其结构特点为壳体的前部为蚊虫采集腔体,壳体的后部内腔安装有马达及叶片,壳体的下部有手持柄,手持柄内有干电池组,干电池组经马达正反转开关与马达连接,马达连接叶片;在蚊虫采集腔体上设有玻璃观察窗,蚊虫采集腔体的内腔壁上设有照明电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新型手持式电动捕蚊器,其特点为在蚊虫采集腔体的前端内腔壁上面设置有面状的红外线发射器,在蚊虫采集腔体的前端内腔壁下面设置有红外接收器,红外线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正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形状为手持式,上部前端为蚊虫采集腔体,后端为小马达及叶片,下部为干电池电源及开关装置。采集蚊虫标本时,先揭下采集腔体前端的防逃逸前盖,打开马达正反转开关的正传吸附电源开关,对准蚊虫标本进行吸附采集。待采集一定数量后,先盖上前盖,切换马达正反转开关的反转方式则电源转换成吹送模式,将蚊虫吹送到饲养笼内。本实用新型带有玻璃观察窗和照明电灯,便于观察蚊虫采集腔体的蚊子采集情况。本实用新型在采集腔体前部上面设置面状红外线发射器,下面设置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经电源开关、报警器电路连接红外接收器,当电源开关闭合通电时、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有阻挡物时,报警器电路报警,说明蚊虫标本通过红外线切面,提示在无吸附蚊虫对象时有蚊虫逃逸,通过报警器通知用户及时转移蚊虫标本或检查吸附装置,引起注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简图。
图中:蚊虫采集腔体1,红外放射器2,挡蚊细网3,叶片4,马达5,红外接收器6,干电池组7,手持柄8,马达正反转开关9,壳体10,电灯11,玻璃观察窗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手持式电动捕蚊器,包括壳体10,其结构特点为壳体10的前部为蚊虫采集腔体1,壳体10的后部内腔安装有马达及叶片,壳体10的下部有手持柄8,手持柄8内有干电池组7,干电池组7经马达正反转开关9与马达5连接,马达5连接叶片4,干电池组7供电马达5带动叶片4转动,通过马达正反转开关9控制叶片正转或反转方向而产生吸力或吹风来捕获或吹送蚊虫,并在蚊虫采集腔体1的前端内腔壁上面设置面状的红外线发射器2,下面设置红外接收器6,红外线发射器2与红外接收器6正对设置。干电池组7经红外触发开关连接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报警器电路,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报警器电路由干电池组7供电。本实用新型在蚊虫采集腔体1上设有玻璃观察窗12,蚊虫采集腔体1内腔壁设有照明电灯11,便于观察蚊虫采集腔体内的蚊子采集情况,干电池组7经电灯开关连接电灯11。采集蚊虫标本时,先揭下蚊虫采集腔体1前端的防逃逸前盖,打开马达正反转开关9的正传吸附电源开关,对准蚊虫标本进行吸附采集。待采集一定数量后,先盖上前盖,马达正反转开关9切换成反转的吹送模式,将蚊虫吹送到饲养笼内。当红外触发开关闭合通电、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之间有阻挡物时,报警器电路报警,说明蚊虫标本通过红外线切面,提示在无吸附蚊虫对象时有蚊虫逃逸,通过报警器通知用户及时转移蚊虫标本或检查吸附装置,引起注意。红外发射器、报警器电路和红外接收器通过干电池组7供电,红外发射器、报警器电路和红外接收器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莆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1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康复助练器
- 下一篇:一种抗拉导体移动用耐油计算机屏蔽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