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156.1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6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峰;杨邵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43/04 | 分类号: | C10B43/04 |
代理公司: | 本溪新科专利事务所 21117 | 代理人: | 何军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理 焦炉 立火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
背景技术
焦炉即炼焦炉是一种用于将炼焦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一个周期时间生产冶金用焦或铸造用焦同时产生焦炉煤气的一种炉窑设备。立火道是焦炉燃烧室的组成部分,燃烧室分成许多立火道,立火道由立火道本体和立火道顶部两部分组成。煤气在立火道本体内燃烧,立火道顶部是立火道盖顶以上部分。由于煤气燃烧后极易使立火道内壁及顶部挂灰和结炭,而立火道内壁挂灰和结炭后如不及时清除会造成其堵塞,会使立火道通风不畅,进而造成煤气燃烧不充分,严重影响焦碳的质量,所以,清理立火道是炼焦过程中常规的一道工序。然而,由于立火道很长,要想清理立火道,须要从炉顶将看火孔盖打开,然后将清理工具伸入到立火道的内进行清理内壁所挂的灰和结炭层,即清理工具必须大于立火道的长度,所以,在现有技术中,清理工具通常采用两根端部活动连接的钢纤,即手持钢纤和伸入到立火道内的清理钢纤。在利用该钢纤清理立火道时,操作者需用手持钢纤将清理钢纤从火道顶部伸入到立火道内,一方面因两截钢钎较长,质量较大,操作非常困难,另一方面因立火道的温度通常达到1100℃左右,操作者无法看到清理钢纤所达到的具体位置,致使清理钢纤极易被烧红变形,另一个问题是,由于手持钢纤与清理钢纤距离较远,在清理时,清理钢纤只能上下移动,所以,利用该钢纤清理立火道只能处理立火道挂灰,不易处理立火道的结炭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利用悬空钢纤清理立火道的方式解决操作不便和清理不净等问题的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具有一个棱形钢钎和设置在该棱形钢纤上部区域的与其相垂直的操作手柄,以及安装在棱形钢纤顶部的吊绳。
所述操作手柄与棱形钢钎通过嵌套销轴或挂钩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采用吊绳悬挂钢纤,因焦炉顶部设置有除尘车或顶装加煤车,吊绳可悬挂其上部,一方面可以使操作者远离立火道,操作时可减轻重量,方便操作,另一方面因棱形钢纤中的棱能有效地清除立火道内的挂灰和结碳层,且棱形钢纤抗高温侵蚀能力大,在其伸入到火立火道内时不易被烧红变形。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该图给出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清理焦炉立火道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外观整体结构。该装置具有一个棱形钢钎1,棱形钢钎1最佳选择是六棱形,在棱形钢钎1的上部区域安装有与其相垂直的操作手柄2,操作手柄2与棱形钢钎1通过嵌套销轴3相连接,也可采用挂钩相连接(图中没有给出),棱形钢纤1的顶部安装有吊绳4。
在清理立火道时,通过吊绳4将棱形钢钎1与焦炉上固有的除尘车或顶装加煤车上的轮盘或辘轳连接起来(图中没有给出),然后将棱形钢纤1伸入到立火道内,操作人员站在除尘车或顶装加煤车上通过操作手柄2摆动和上下拉动棱形钢钎1即可处理焦炉立火道堵塞问题,缩短处理时间,增加其处理准确度,而且使用时间长,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本溪北营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1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装在钢包底部的吹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站骑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