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状物料储运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367.5 | 申请日: | 201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孙亮;尹洪权;陈飞;王未;李春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G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地址: | 21003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储运 一体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状物料储运一体化装置,适用于轨道车辆组装过程中板状零部件的存储及配送。
背景技术
在轨道车辆的组装工序中,传统的物料存储及配送方式为:物料进入库房后,先按照一定原则进行分类存储,再按照台位物料清单一一进行配齐,然后再送至车间生产台位。其中物料的分类存放及配送会耗费物流人员大量时间,同时也会占用双倍的空间。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轨道车辆组装过程中板状零部件的储运一体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板状物料储运一体化装置,包括矩形的底部框架、横向挡板、推车扶手、活动轮和装载单元;所述横向挡板设置在底部框架的两个横向边框上,所述推车扶手设置在横向挡板的外侧,所述活动轮设置在底部框架的底部;所述装载单元包括在底部框架的两个纵向边框上均布的若干横向支撑梁,在每个横向支撑梁均布若干立柱,相邻立柱之间留有间隙,每个横向支撑梁上的立柱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的底部框架设有叉车槽。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的表面设有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实现了板状物料从库房到生产台位储运一体化,减少了中转,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与人力;
(2)实现了物料的目视化管理,针对此工序与台位的物料状态一目了然,及时发现为物料状态,减少生产台位验料时间;
(3)运输上可以用叉车、动力推车、人力等不同方式操作,用不同方式到达生产台位,且运输过程中安全可靠;
(4)通用性较好,装载单元可根据不同板状物料的尺寸产品及数量针对性的设置;
(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自身部件更换方便;
(6)应用广泛,可用于不同行业的板状物料的配送,特别是地铁行业墙板、中顶板的配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状物料储运一体化装置包括矩形的底部框架1、横向挡板2、推车扶手3、活动轮4、叉车槽7和装载单元。底部框架1由两个横向边框和两个纵向边框组成,横向边框和纵向边框使用金属材质(例如方钢管、圆钢管与金属板)制成,结构美观、稳定、坚固。
装载单元包括在底部框架1的两个纵向边框上均布的四个横向支撑梁5,在每个横向支撑梁5均布二十三个立柱6,相邻立柱6之间留有间隙,并且每个横向支撑梁5上的立柱6一一对应,便于放置板状物料,这种结构使板状物料在运输时稳定可靠,且便于实现物料目视化管理,相邻立柱6之间间隙大小可以根据所需储运的物料的具体尺寸与数量定制,实现物料的定置管理。支撑梁5和立柱6采用金属管,外部均设有保护层,可以保护板型零部件表面不被划伤。以侧墙板为例,侧墙板为金属油漆内装面,如果保护不到位,则组装后会严重影响车体的整体美观度。
横向挡板2固定在底部框架1的两个横向边框上,放止物料滑出;推车扶手3固定在其中一个横向挡板2的外侧,活动轮4和叉车槽7固定在底部框架1的底部。横向挡板2和推车扶手3均采用金属材质,结构稳定坚固;活动轮4采用尼龙工业脚轮,方便更换而且价格便宜,便于装置在工作场地内短距离移动;叉车槽7与物料的放置方向垂直,防止在用叉车快速运输时物料的纵向窜动,另外可以方便的使用叉车作业,实现物料配送的及时、快捷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南车浦镇城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