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向旋转式下水器排水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532.7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7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冯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蓝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E03C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 旋转 下水 排水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管道结构,具体是一种防臭管排水口可任意方向旋转安装的全向旋转式下水器排水管。
背景技术
由于烹饪需涉及对多种材料同时进行清洗、加工和处理,因此大多厨房中往往需要配置至少两个相连水槽,俗称双盘水槽,而连接双盘水槽及下水道问则需配置专门的排水管路,而现有排水管路通常是采用左右两组弯管接头分别连接双盘水槽中下配水器,然后再通过一个水平两臂成180度设置连接左右弯管接头后垂直导向垂直向的直三通转接后并成一路输出并经由s形溢管、软管后接入下水道,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排水组中采用的为直三通联通,导致整个排水组安装时只可至于双盘水槽中下配水器对应连线上,而不得不占用柜橱底部的大量空间,降低了其内空间使用率;2、排水组中各配件连接不甚牢固,如软管与其他金属管连接主要仅依靠套接后由胶水粘紧,而胶水会随着时间而老化,从而导致漏水、脱落,而金属管问的连接也限于结构存在不牢靠易脱落的问题。3、S型防臭管体积大,因此横向占地面积大,所以在于下水道连接时难以配合,导致安装困难甚至是无法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装配简单快捷,安装空间要求小,防臭管可任意角度转动,方便与下水道连接的全向旋转式下水器排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一种全向旋转式下水器排水管,其包括第一接水管和第二接水管,第一接水管穿插入与第二接水管连接的对接管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管外套设有第一密封圈,对接管穿插入防臭管内,第一密封圈密封在对接管外壁和防臭管的内壁之间,所述的防臭管内壁设有环形定位凸环,相对应地对接管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定位凹环。
所述的第一接水管与对接管间设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密封对接管内壁与第一接水管外壁之间。
所述的对接管外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第一密封圈安装于该安装槽内。
所述的密封圈安装槽位于定位凹环外侧。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为一条或是多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生产成本低。2)防臭管通过密封圈与对接管可旋转式安装,因此防臭管可任意水平方向转动,方便排水管与对下水道连接。3)防臭管与对接管间采用定位凸环和凹环相互咬合,既满足防臭管可转动目的,由保证防臭管不易脱落,提高其可靠性。4)各个配件间插状式安装,无需使用工具,安装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图l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结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如图l所示,一种全向旋转式下水器排水管,其包括第一接水管1和第二接水管2,第一接水管1穿插入与第二接水管2连接的对接管2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接管21外套设有第一密封圈3,对接管21穿插入防臭管6,第一密封圈3密封在对接管21外壁和防臭管6的内壁之间,所述的防臭管6内壁5设有环形定位凸环8,相对应地对接管21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定位凹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向旋转式下水器排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接水管1与对接管21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1,第二密封圈11密封对接管21内壁与第一接水管1外壁之间。
所述的对接管21外壁上设有密封圈安装槽,第一密封圈3安装于该安装槽内。
所述的密封圈安装槽位于定位凹环4外侧。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3为一条或是多条。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对接管21直接穿插在防臭管6内,由第一密封圈3密封,所以防臭管6与对接管21间可相对于彼此旋转任意角度,所以在安装时,防臭管6的排水口7可以朝向任意角度,方便与下水道连接。同时为了防止防臭管6在水流的冲击下与对接管21脱离,所以在防臭管6内壁5设有环形定位凸环8,相对应地对接管21外壁设有与之配合的定位凹环4。定位凸环8与定位凹环相互咬合定位,从而起到防止防臭管6脱落的目的,保证其工作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蓝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蓝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5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