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供水设备的监控装置、净水设备以及太阳能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6668.8 | 申请日: | 201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清;仇必勇;罗洁莹;雷永刚;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3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8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郑立柱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供水 设备 监控 装置 净水 以及 太阳能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供水设备的监控装置。该监控装置例如能够应用于净水设备、太阳能热水器或其他适合的供水设备中,以检测该供水设备的运行状况。
背景技术
供水设备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工业生产、饮用、洗涤或其他应用场合中所使用的水,例如净水设备、太阳能热水器等等。这些供水设备通常通过输配管道将由其处理过的水输送到出水口,以供用户使用。
然而,这些供水设备通常远离出水口,用户难以观察到供水设备中的水况,例如水温、水质等等。由于供水设备的水况反映了供水设备的运行状况,水况信息获取困难会导致用户无法监控供水设备的运行状况,从而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提供一种便于监控供水设备水况的监控装置是令人期待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供水设备的监控装置,所述监控装置包括以无线连接方式相互耦接的检测模块与监控模块,其中,所述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供水设备上,包括:传感单元,用于感测所述供水设备中的水况;信号处理单元,其电连接到所述传感单元,用于处理所述传感单元提供的水况感测结果;第一无线通信单元,其电连接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发送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所述监控模块设置在所述供水设备外,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检测模块的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并显示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单元包括温度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pH值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或电导率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模块包括第二无线通信单元、控制单元以及显示单元,其中: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于检测模块的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并用于控制所述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在所述显示单元上的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与预定水况参考范围进行比较,并将所述比较结果提供给所述显示单元。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被处理的水况感测结果超出所述预定水况参考范围时,将所述比较结果通过所述第二无线通信单元发送出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连接方式包括蓝牙通信、紫蜂通信、450M至5.6G短距离通信或无线互联网通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净水设备,包括根据前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控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水器,包括前述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监控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中的监控装置,其可以通过检测模块来感测供水设备(例如净水设备或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况,并且将水况的感测结果以无线通信方式发送出去。这使得远离供水设备的用户仍然能够及时获取水况信息,并确定供水设备的运行状况。
本实用新型的以上特性及其他特性将在下文中的实施例部分进行明确地阐述。
附图说明
通过下文对结合附图所示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特征将更加明显,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供水设备的监控装置100;
图2示出了图1的用于供水设备的监控装置100中监控模块103的一个例子;
图3示出了图2的显示单元205的显示的一个例子;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净水设备40及其监控装置40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太阳能热水器50及其监控装置500。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优选的实施例的具体描述中,将参考构成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所附的附图。所附的附图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特定的实施例。示例的实施例并不旨在穷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实施例。可以理解,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其他实施例,也可以进行结构性或者逻辑性的修改。因此,以下的具体描述并非限制性的,且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3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3M材料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66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组合式气门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成本超临界热力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