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滑脱胃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7205.3 | 申请日: | 2012-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峰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2 山东省青岛市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医用胃管。
背景技术
胃管是由鼻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胃管多是用来注入液体给患者提供必须的食物和营养。胃管插入成功后,需将胃管妥善固定。传统方法为:在鼻孔处先用一长约3cm的胶布条环绕胃管2圈作一标记,再在其上用一6-7cm的胶布交叉固定鼻翼部,极容易出现胶布过敏或胶布粘贴不牢的情况,造成脱管,而反复插管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尤其是食管等手术后重新插管还有可能引起穿孔,因此现有技术的胃管有一定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既结构简易又能起到防滑作用的胃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和包裹在胃管本体表层的固定套管,固定套管的相对两侧各有一列小孔,弹力线绳同时穿过同排的一对小孔。
进一步的,固定套管位于胃管本体45cm-55cm处,固定套管的长度为10cm.
进一步的,固定套管和胃管本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
进一步的,固定套管上小孔的孔径为1mm.
进一步的,固定套管上每列小孔相邻两孔中心距为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胃管主要适用于长期留置胃管的患者,其具备普通胃管的共性,区别在于通过在胃管本体表面设置带有小孔的固定套管,弹力线绳同时穿过同排的一对小孔,可以悬挂于病人耳廓上,即可起到防滑脱作用,避免了病人胶布过敏或胶布粘贴不牢所导致的问题。
通过采用固定套管和胃管本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避免了固定套管在胃管本体移位。
通过设置间隔为5mm的一组小孔,是为了适应高矮不同的人群,弹力线绳可选择不同位置的小孔穿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滑脱胃管,包括胃管本体1和包裹在胃管本体1表层的固定套管2,固定套管2的相对两侧各有一列小孔3,弹力线绳4同时穿过同排的一对小孔3。固定套管位于胃管本体45cm-55cm处,固定套管2的长度为10cm。固定套管2和胃管本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固定套管上小孔3的孔径为1mm。每列小孔上相邻两孔中心距为5mm。使用时弹力线绳4穿过两相邻小孔3悬挂于耳廓上,起到防滑脱的作用。固定套管2为透明无色的聚氯乙烯材料制成,且上面标明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峰,未经徐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7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梯度电磁选机
- 下一篇:金刚石微粉溢流式洗料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