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141.9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潘同春;潘同利;沈家明;李传杰;任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安达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7L5/02 | 分类号: | B27L5/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74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竹筒 切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竹筒切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装置 。
背景技术
竹工艺品是指以竹子为原料进行雕刻、绘画等艺术创作的工艺品。包含:竹简,竹匾、竹挂画、竹简字画、竹雕竹刻笔筒、竹雕留青臂搁、竹根雕等各种类别。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先对以切断处理好的竹筒进行切片处理,如将竹筒劈成竹片,如果通过手工工具,例如斧头去逐个将竹筒劈成竹片,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不能满足自动化生产的需求;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竹筒切片机,其结构简单,竹筒切片时其定位结构设计不合理,不能满足一次性加工完成的要求,同时不能满足各种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装置,解决了人工切片时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采用现有的竹筒切片机,其结构简单,竹筒不容易定位,不能满足一次性加工完成和各种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装置,包括有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中部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安装有间隔排列的上托气缸,所述上托气缸活塞杆端部分别设有托板,所述开槽上方的底座上架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也固定安装有间隔排列的下压气缸,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设有压板,所述压板和托板相互对应,所述底座一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固定架,所述刀片固定架上固定安装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刀片,所述底座另一端安装有撞块,所述撞块由气缸驱动,且其底部设有导轨与底座上的导槽配合。
所述的撞块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顶杆,所述托板、压板上分别设有与顶杆相互对应配合的挡板,且托板、压板上分别安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到控制器控制上托、下压气缸的驱动。
其原理是:通过压板和托板将待切片竹筒定位,过程中压板和托板分别由上托、下压气缸驱动,且之间的距离可根据竹筒的外径进行调节,使其满足不同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且竹筒通过压板和托板进行定位后,一端顶在刀片上,另一端通过撞块带动,运行过程中撞块上的顶杆一旦接触压板或托板上的挡板时,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到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上托、气缸收缩,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定位准确,可一次性加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可移动撞块及与其同步的竹筒卡紧用压板、托板的设计,使加工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定位准确,可一次性加工完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可满足不同尺寸的竹筒的加工要求,满足了自动化生产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撞块移动式竹筒切片装置,包括有底座1,底座1中部设有开槽2,开槽2内安装有间隔排列的上托气缸3,上托气缸3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设有托板4,开槽2上方的底座上架设有固定板5,固定板5上也固定安装有间隔排列的下压气缸13,下压气缸13的活塞杆端部分别设有压板6,压板6和托板4相互对应,底座1一端固定安装有刀片固定架7,刀片固定架7上固定安装有数个间隔排列的刀片8,底座1另一端安装有撞块9,撞块9由气缸驱动,且其底部设有导轨与底座1上的导槽配合10;所述的撞块9的上、下端分别安装有顶杆11,托板4、压板6上分别设有与顶杆11相互对应配合的挡板12,且托板4、压板6上分别安装设有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传递信号到控制器控制上托、下压气缸3、13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安达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安达集团工艺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定位炼焦炉组的操作机器的系统
- 下一篇:感光性亲水性涂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