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8411.6 | 申请日: | 201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5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白雪君;程旭;王彪;王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6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6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负极 材料 结构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依次径向分布的活性物质层、疏松导电层和硬壳导电层,所述活性物质层与硬壳导电层通过所述疏松导电层联通,所述疏松导电层的结构为弹性记忆结构,所述疏松导电层的容积随所述活性物质层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的厚度为0.05~2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为由碳纤维、碳纳米管、热解碳、石墨烯或石墨构成的树枝状结构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为由碳纤维、碳纳米管、热解碳、石墨烯或石墨构成的纤维状结构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为由碳纤维、碳纳米管、热解碳、石墨烯或石墨构成的笼状结构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为由碳纤维、碳纳米管、热解碳、石墨烯或石墨构成的网状结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为由碳纤维、碳纳米管、热解碳、石墨烯或石墨构成的泡沫状结构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松导电层为由碳纤维、碳纳米管、热解碳、石墨烯或石墨构成的颗粒状结构层或片状结构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导电层由致密碳或碳化硅构成,密度为1.8~2.0g/cm3。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壳导电层的厚度为0.05~0.5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841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面包装器和包装方法
- 下一篇:多用途轮滑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