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断电保护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9569.5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显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支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4 | 代理人: | 刘新合 |
地址: | 2211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断电 保护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电保护控制系统,具体是一种自动断电保护控制系统,属于自动断电保护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用电安全,保护各种电器设备以及人身安全,漏电流保护器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漏电流保护系统多为自动断电控制系统,在检测到有漏电流产生时将电路断开以达到对电器及人身的保护。
目前,对漏电流的检测多应用零序电流互感技术的电流采样原理,即漏电流保护系统利用线路发生接地故障时零序电流分量大小和方向的变换实现对电路的控制,其适用于高压电路,在低电压电路中则不适于应用,并且零序电流继电器交流回路平时没有零序电流和零序电压,回路断电时不容易被发现,因此使得在电路故障造成电路保护拒绝动作或误动作,使得漏电流保护的可靠性较差,不适于被广泛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断电保护控制系统,提高了自动断电保护控制系统的性能,以及其使用的安全可靠性,在发现漏电流出现时能够及时自动切断电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断电保护控制系统,包括交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还包括连接于交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之间的开关单元,与火线连接的耦合线圈Ⅰ,与零线连接的耦合线圈Ⅱ,连接耦合线圈Ⅰ和耦合线圈Ⅱ的运算放大器,以及比较器Ⅰ、比较器Ⅱ、二极管Ⅰ和二极管Ⅱ。
比较器Ⅰ的正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Ⅱ的反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Ⅰ的正极与比较器Ⅰ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开关单元连接,二极管Ⅱ的正极与比较器Ⅱ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开关单元连接,开关单元为晶闸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实现,性能稳定,安全可靠性高,在发现漏电流出现时能够及时自动切断电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交流输入端,2、交流输出端,3、开关单元,4、运算放大器,5、比较器Ⅰ,6、比较器Ⅱ,7、二极管Ⅰ,8、二极管Ⅱ,9、耦合线圈Ⅰ,10、耦合线圈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输入端1和交流输出端2,还包括连接于交流输入端1和交流输出端2之间的开关单元3,与火线连接的耦合线圈Ⅰ9,与零线连接的耦合线圈Ⅱ10,连接耦合线圈Ⅰ9和耦合线圈Ⅱ10的运算放大器4,以及比较器Ⅰ5、比较器Ⅱ6、二极管Ⅰ7和二极管Ⅱ8。
比较器Ⅰ5的正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4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Ⅱ6的反相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4的输出端连接,二极管Ⅰ7的正极与比较器Ⅰ5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开关单元3连接,二极管Ⅱ8的正极与比较器Ⅱ6的输出端连接,负极与开关单元3连接,开关单元3为晶闸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当用电设备正常工作时,电源电路上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耦合线圈Ⅰ9和耦合线圈Ⅱ10感应输出的电压稳定,因此运算放大器4的输出电压保持稳定,此时二极管Ⅰ7和二极管Ⅱ8均处于反相截止状态,开关单元3处于闭合状态。
当电源电路中出现电流异常,有漏电流产生时,电源电路上的火线和零线的电流大小产生较大的差值,如果火线上的电流突然高于零线上的电流值时,运算放大器4的输出电压将增大,此时二极管Ⅰ7将导通,开关单元3断开交流输入1与交流输出2之间的电源电路,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保护;如果火线上的电流突然低于零线上的电流值时,运算放大器4的输出电压将降低,此时二极管Ⅱ8将导通,开关单元3断开交流输入1与交流输出2之间的电源电路,实现对用电设备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支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徐州支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9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