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螺旋钻头及其开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79630.6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张庆伟;徐金立;朱安平;宋建强;赵新奇;冷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正弘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00 | 分类号: | E21B1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钻头 及其 开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螺旋钻头,尤其涉及长螺旋钻头的开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长螺旋钻头一般采用底开门或者侧开门结构。侧开门钻头由于密封问题使用范围不广。现有技术中的底开门结构为钻尖两端有两个耳板,耳板上开孔,通过螺栓与焊接在中心管两侧的耳座连接;底门焊接在钻尖上,与中心管通过锥段配合密封。在工作时,施工人员通常将钻尖的固定端用螺栓与左耳座连接,活动端不连接或者使用强度不高的木棒或者一次性筷子固定。灌桩时通过灌浆的冲击力将木棒或者一次性筷子折断以打开底门实现灌桩。当遭遇复杂地层时,钻尖遇到硬物(如卵石等)会发生震动,从而使活动耳板脱离右耳座,造成底门打开,从而扭坏钻尖。另外,对于重量较重的钻尖,在工作时需要先将活动耳板放入右耳座,需要人工操作,由于钻具上携带的泥土、岩石可能跌落,对人的操作造成很大的危险性,且增加了人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长螺旋钻头及其开门结构,旨在解决钻头工作时活动耳板脱离活动端耳座,造成扭坏钻尖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长螺旋钻头,包括有开门结构,所述的开门结构包括有开口的钻头中心管和铰接在钻头中心管上用于翻转时开闭中心管的底门,所述钻头中心管底端和/或底门上设置有用于使底门与钻头中心管磁力吸合的磁铁。
所述磁铁为钕铁硼磁铁。
所述底门两端有固定耳板和活动耳板,且活动耳板顶端有可伸入活动端耳座的舌形结构。
所述活动耳板上设置有耳板孔。
所述磁铁位于所述钻头中心管底端的右侧和/或所述底门的右侧。
一种开门结构,包括有开口的钻头中心管和铰接在钻头中心管上用于翻转时开闭中心管的底门,所述钻头中心管底端和/或所述底门上设置有用于使底门与钻头中心管磁力吸合的磁铁。
所述磁铁为钕铁硼磁铁。
所述底门两端有固定耳板和活动耳板,且活动耳板比固定耳板长。
所述活动耳板上设置有耳板孔。
所述磁铁位于所述钻头中心管底端的右侧和/或所述底门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底门和/或钻头中心管上镶嵌的钕铁硼磁铁,使底门与钻头中心管吸合在一起,遇到硬物时震动不容易震开,从而避免钻尖的损坏。
另外,对与重量较重的钻尖,在钻孔时使用长钩子勾住活动耳板孔,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能将活动耳板放入活动端耳座,减少了劳动强度,也避免了从钻杆上跌落的泥土、岩石对操作人员带来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钻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门的正视图;
图3是底门的俯视图 。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长螺旋钻头,包括有开门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开门结构包括有开口的钻头中心管和铰接在钻头中心管上用于翻转时开闭中心管的底门,所述底门两端有固定耳板4、活动耳板6 ,两耳板上开孔,所述固定耳板4通过螺栓3与焊接在中心管8上的固定端耳座1连接;底门5焊接在钻尖上,所述底门5与中心管8通过锥段配合密封。所述底门5的右侧上设置有能吸合底门5和钻头中心管8的磁铁7。所述磁铁7为钕铁硼磁铁。
另外也可在所述钻头中心管8的底端右侧设置或者在所述底门5的右侧和所述钻头中心管8的底端右侧同时设置能吸合底门5和钻头中心管8的磁铁。
具体实施中对与重量较重的钻尖,在钻孔时使用长钩子勾住活动耳板6孔,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就能将活动耳板6放入活动端耳座2,减少了劳动强度,也能避免从钻杆上跌落的泥土、岩石对操作人员带来的伤害。在钻尖工作时底门5与钻头中心管8吸合在一起,遇到卵石层时震动不容易震开,从而避免钻尖的损坏。
镶嵌钕铁硼磁铁7的数量根据钻尖的重量来确定,常用直径28mm,镶嵌数量4-8个。
增加活动耳板6宽度有助于增加活动耳板6与活动端耳座2的配合长度,从而在震动时耳板不容易脱离耳座。
本实用新型开门结构,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具有开门结构的长螺旋钻头的改进在开门结构上,所述的开门结构的结构不再做重复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正弘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正弘桩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79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