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电压传感器的固封极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514.6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4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高衍;钟锦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自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电压 传感器 固封极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置电压传感器的固封极柱,此固封极柱应用在高压交流真空断路器上,作为真空断路器的一次部份,承担断路器绝缘、开断、关合负荷电流及短路电流之用。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城乡电网智能化改造中,具有接地故障保护功能的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的使用越来越多,其接地故障的判断主要是产品中带有零序电流互感器,通过监测零序电流来判断是否出现了接地短路故障,但通过零序电流来作为故障判断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是因为出现接地故障或短路故障产生零序电流时,没有办法判断此故障是在界内还是界外附近。这给配电网的智能化带来困扰,会发生误动的可能。为解决此问题,就要求设备对电压也作一个检测,以判断故障方向,所以要求设备能监测电压。现在监测电压的主要方法是安装三相户外电压互感器或户外电压传感器。但此方式存在成本高,户外电压互感器或电压传感器外形尺寸大,和产品本体集成度低的缺点。难于满足国家对智能电网设备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置电压传感器的固封极柱,从而提高了产品电流、电压传感器和产品一次回路的集成度,提高了产品监测精度,同时提升了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内置电压传感器的固封极柱,包括硅橡胶层、真空灭弧室、环氧树脂层、灭弧室托盘、出线导电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线电压传感器、出线电压传感器,所述真空灭弧室的进线部分连接进线电压传感器,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出线部分连接出线电压传感器后接入出线导电块;所述真空灭弧室、进线电压传感器、出线电压传感器及出线导电块采用环氧树脂固封起来形成环氧树脂层,所述环氧树脂层的外表面还设有一层硅橡胶层,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极柱。
进一步地,所述出线导电块设于真空灭弧室腔体的外侧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灭弧室托盘设于真空灭弧室腔体的内侧中部。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将真灭弧室、一次导电部份及电压传感器用环氧树脂固封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极柱,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尺寸小,装配方便;
2、在极柱内内置了两个电压传感器,可以在线监测运行或故障时的电压情况,为智能控制器提供数据;
3、内部采用环氧树脂固封,外层用硅橡胶包裹,环氧树脂和硅橡胶具有很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同时外层的硅橡胶有较好的耐环境能力,可适应户外运行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为进线电压传感器;2为硅橡胶层;3为真空灭弧室;4为环氧树脂层;5为灭弧室托盘;6为出线导电块;7为出线电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硅橡胶层2、真空灭弧室3、环氧树脂层4、灭弧室托盘5、出线导电块6,还包括进线电压传感器1、出线电压传感器7,真空灭弧室3的进线部分连接进线电压传感器1,真空灭弧室3的出线部分连接出线电压传感器7后接入出线导电块6;真空灭弧室3、进线电压传感器1、出线电压传感器7及出线导电块6采用环氧树脂固封起来形成环氧树脂层4,环氧树脂层4的外表面还设有一层硅橡胶层2,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极柱。出线导电块6设于真空灭弧室3腔体的外侧中部;灭弧室托盘5设于真空灭弧室3腔体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将真灭弧室、一次导电部份及电压传感器用环氧树脂固封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极柱,集成度高,结构简单,尺寸小,装配方便;在极柱内内置了两个电压传感器,可以在线监测运行或故障时的电压情况,为智能控制器提供数据;内部采用环氧树脂固封,外层用硅橡胶包裹,环氧树脂和硅橡胶具有很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同时外层的硅橡胶有较好的耐环境能力,可适应户外运行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自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自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5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