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肢动物捕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0537.7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8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磊;鞠瑞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卢刚 |
地址: | 2002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肢动物 捕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捕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节肢动物捕集器。
背景技术
所有的捕虫技术可以笼统地分为主动采集和被动采集两种,其中马氏网和窗式截击器由于没有任何吸引装置,都属于被动采集,它们所采集的节肢动物完全是随机的。将上述采集到的节肢动物用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某一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和种群动态。网状的节肢动物捕集器是常用的捕集工具之一,利用节肢动物向上爬行或趋光的特性,实现节肢动物的有效收集。节肢动物收集效率与收集网的设计优劣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节肢动物捕集器进行结构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且收集效率高的的节肢动物捕集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节肢动物捕集器,所述节肢动物捕集器包括阻断网,所述阻断网垂直于地面设置,所述阻断网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网和第二侧网,所述第一侧网和第二侧网的上部为三角形,所述第一侧网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侧网,所述阻断网、第一侧网和第二侧网的上部设置有屋脊状的顶网,所述顶网的一端侧边与第二侧网顶边封闭连接,所述顶网的另一端侧边与第一侧网的顶边相连接,所述第一侧网上端与顶网的交界处设置有收集口,所述收集口与收集器相通,所述节肢动物捕集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所述捕集器的连杆和/或拉绳。
为了便于收集器的定期更换,同时尽量降低节肢动物由收集器飞回网体中的概率,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收集器包括过渡瓶和收集瓶,所述收集口与所述过渡瓶的侧面开口相连通,所述过渡瓶的底部开口与所述收集瓶相连通,所述过渡瓶和收集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为了加强对网内的节肢动物向上爬行的引导,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阻断网为直角梯形,所述阻断网的上底和下底垂直于水平面设置,所述阻断网的下底与第一侧网的相连接,所述阻断网的上底与第二侧网的相连接,所述顶网的脊线与阻断网的斜腰边相连接。
为了使网面两侧均能捕集节肢动物,提高捕集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侧网和第二侧网的下部为矩形,所述阻断网的两侧边分别于所述第一侧网和第二侧网的垂直于水平面的对称轴相连接。
为了增加捕集器侧面入口的面积,提高捕集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侧网与阻断网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二侧网与阻断网的夹角小于90°。
为了进一步增加捕集器侧面入口的面积,提高捕集效率,优选的技术方案为,与所述脊线近似平行的两侧边为内凹曲线。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该节肢动物捕集器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捕集器侧面入口的面积大,收集到节肢动物的概率较高,因此,该节肢动物捕集器捕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节肢动物捕集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肢动物捕集器的第一侧网展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节肢动物捕集器的第二侧网展开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肢动物捕集器的顶网展开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肢动物捕集器的阻断网展开图。
图中:1、节肢动物捕集器;2、阻断网;3、第一侧网;4、第二侧网;5、顶网;6、脊线;7、过渡瓶;8、收集瓶;9、拉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节肢动物捕集器1,包括阻断网2,阻断网2垂直于地面设置,阻断网2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侧网3和第二侧网4,第一侧网3和第二侧网4的上部为三角形,第一侧网3的高度大于第二侧网,阻断网、第一侧网3和第二侧网的上部设置有屋脊状的顶网5,顶网5的一端侧边与第二侧网4顶边封闭连接,顶网5的另一端侧边与第一侧网3的顶边相连接,第一侧网3上端与顶网的交界处设置有收集口,收集口与收集器相通,捕集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支撑捕集器的拉绳9。
在本实施例中,收集器包括过渡瓶7和收集瓶8,收集口与过渡瓶8的侧面开口相连通,过渡瓶7的底部开口与收集瓶8相连通,过渡瓶7和收集瓶8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阻断网2为直角梯形,阻断网2的上底和下底垂直于水平面设置,阻断网2的下底与第一侧网3的相连接,阻断网2的上底与第二侧网4的相连接,顶网5的脊线6与阻断网2的斜腰边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未经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05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