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激波传质射流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1245.5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2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章北霖;王小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芳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波 传质 射流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或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激波传质射流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领域传统的曝气方式为鼓风曝气,这种曝气方式存在溶氧效率低、混合搅拌效果差、设备结构复杂、电能耗高等缺点。另一种曝气方式为射流曝气器,相对来说设备更简单,氧传质效率较高等特点,但目前市面上的射流曝气器多为单级结构,仍然存在溶氧不充分,混合不均匀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激波传质射流曝气器,它具有氧传质效率高、搅拌混合更均匀、不易堵塞、耗能低、耐磨损等特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液体吸入口1、喷嘴2、吸气管3、第一吸入室4、第一混合室5、吸液口6、第二吸入室7、第二混合室8、扩散管9;液体吸入口1设置在第一混合室5的顶端中心位置,喷嘴2设置在第一吸入室4的内部,第一吸入室4的两侧分别与吸气管3连通,第一混合室5与第二吸入室7连接,第二吸入室7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吸液口6,第二混合室8的一端与第二吸入室7连通,另一端与扩散管9连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具有氧传质效率高、搅拌混合更均匀、不易堵塞、耗能低、耐磨损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液体吸入口1、喷嘴2、吸气管3、第一吸入室4、第一混合室5、吸液口6、第二吸入室7、第二混合室8、扩散管9;液体吸入口1设置在第一混合室5的顶端中心位置,喷嘴2设置在第一吸入室4的内部,第一吸入室4的两侧分别与吸气管3连通,第一混合室5与第二吸入室7连接,第二吸入室7的两侧对应设置有吸液口6,第二混合室8的一端与第二吸入室7连通,另一端与扩散管9连通。
本具体实施方式在使用过程中,除了吸气管3上部外,全部浸没在工作液体中(含有污染物、生物菌的待处理的混合污水),通过水泵等动力设备使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液体从液体吸入口1进入并由喷嘴2中高速喷出,由于高速喷射的结果,在第一混合室5的前半段形成高速的紧密射流,同时卷吸由吸气管3流入第一吸入室4内的空气汇合,对下游管内较低流速的液流产生强烈冲击,对微生物絮体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一混合室5的后半段又作为第二级的喷嘴,喷射出的混合液较第一级喷嘴流速略低。同样,吸液口6吸入设备外的工作液体,第二级喷出的工作液体与由吸水口6进入的液体产生强烈的混合和紊流,并冲击下游管内液流,从而使生物絮体进行第二次切割;在第一级和第二级混合室内由于这种强烈的混合和紊流作用,使混合室内迅速进行液-固两相间的传质和反应,这是一个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的快速的生物反应与两相传质的综合过程。由于冲击与紊流的共同作用,在激波传质射流曝气器内不同流速液流产生强烈的动量交换,相互间形成强烈的混合激波。激波产生于第一混合室的中段与第二混合室的后半段。激波在混合室内迅速传递,当波幅大于混合室径向尺寸时,流元间产生强烈的紊动剪切应力,该应力对生物絮体产生了强烈切割,使其被切碎,粒径大大减小,原絮体内部的细菌裸露于液体中,使氧气能更好地与之溶合,强化了传质过程。
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氧传质效率高、搅拌混合更均匀、不易堵塞、耗能低、耐磨损等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芳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芳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12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铅酸蓄电池
- 下一篇:快速铁路货车转向架的摇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