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1249.3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9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百海市政设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收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水收集系统一般包括收集池及净水装置。在雨水回收时,先将雨水收集在收集池中,然后在通过净水装置净化,以达到绿化用水、景观补水等的用水标准。然,在雨水回收过程中,收集池中会沉淀大量杂质,不便于清洗收集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可方便清理杂质的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一第一净水装置、一弃流装置、一第二净水装置、一蓄水池及若干管道,所述第一净水装置通过管道分别与所述弃流装置及所述第二净水装置连接,所述弃流装置通过管道与市政排水系统连接并用于弃流,所述第二净水装置开设一进水口以通过管道与第一净水装置连接,及一出水口以通过管道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进水口的开口位置高于所述出水口的开口位置,所述蓄水池用于蓄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弃流装置包括一排水模块,所述排水模块在常态时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排水模块在开启时,雨水流入第一净水装置并经所述弃流装置流入所述市政排水系统,当所述排水模块闭合时,雨水流入第一净水装置并经所述第一净水装置净化后流入所述第二净水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弃流装置包括一自感模块,所述自感模块用于感测并判断外界的降雨量,当所述自感模块感测外界的降雨量大于或者等于其设定的感测值时,所述自感模块控制所述排水模块闭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弃流装置包括一设置于所述蓄水池内的反馈模块,所述反馈模块感测并判断所述蓄水池内的水量,当所述反馈模块感测所述蓄水池内的水量大于或者等于其设定的感测值时,所述反馈模块控制所述排水模块开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水装置包括一沉淀井及一过滤井,所述沉淀井于上部开设所述进水口,所述过滤井于上部开设所述出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水装置还包括一水平连接于所述沉淀井及所述过滤井之间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位置低于所述出水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净水装置还包括一水平连接于所述沉淀井及所述过滤井之间的冲洗管、及一设置于所述冲洗管的单向阀,所述冲洗管位于所述连通管的下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雨水收集系统还包括一溢流井,所述沉淀井于上部开设一与所述进水口等高的溢水口,所述溢流井通过管道与所述溢水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通过第一净水装置及第二净水装置先将雨水净化后再收集在蓄水池内,便于清理杂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较佳实施方式的方框图;
图2为图1中弃流装置的方框图;
图3为图2中感应模块的方框图;
图4为图2中反馈模块的方框图;
图5为图1中第二净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6A与图6B为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的收集方法较佳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的较佳实施方式包括一第一净水装置10、一弃流装置20、一第二净水装置30、一蓄水池40、若干管道50及一溢流井60。
第一净水装置10用于对雨水进行初步净化,将雨水中一些大的漂浮物及大的沉淀物过滤,并通过管道50与弃流装置20连接及第二净水装置30连接。第一净水装置10与弃流装置20连通的开口(图未示)低于第一净水装置10与第二净水装置30连通的开口(图未示)。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净水装置10为一截污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百海市政设施有限公司,未经南通百海市政设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12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