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1677.6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931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执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时代龙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贺持缓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区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分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振动分析仪。
背景技术
振动分析仪是对设备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的仪器。通过将振动分析仪的振动传感器布置在被测平衡转子轴承上的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对设备的故障作出判断,并根据诊断作出判断为系统故障恢复提供依据。现有技术中的振动分析仪,要实现对系统进行故障诊断,首先必须对其进行检测,在发生系统故障时,对故障类型、故障部位及原因进行诊断,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因此影响了振动分析仪对被测设备的分析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分析仪,提高振动分析仪的测振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振动分析仪,包括:
用于获取被测设备上的测量点的机械振动信号的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
用于对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进行积分的积分器,与所述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
用于根据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放大的放大器,与所述积分器相连接;
用于将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模数转换器,与所述积分器相连接;
用于控制所述模数转换器的转换速率的定时计数器,与所述模数转换器相连接;
用于控制所述定时计数器从而选择采集点数以达到预设的数值精度的采集控制单元,与所述定时计数器相连接;
用于控制所述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根据采集信号的类型设置所述积分器的类型的控制器,与所述转速传感器和所述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相连接。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到机械振动信号,提高了振动分析仪的分析性能;控制器控制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根据采集信号的类型设置积分器的类型,从而可以实现对采集到的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数据计算,进一步快速得出被测设备的故障类型,因此即满足了现场便携式采集数据的要求,又实现了强大的现场数据采集和设备故障分析功能。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振动分析仪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振动分析仪100包括: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积分器12、放大器13、模数转换器14、定时计数器15、采集控制单元16、控制器17;其中,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与积分器12相连接,放大器13与积分器12相连接,模数转换器14与积分器13相连接,定时计数器15与模数转换器14相连接,采集控制单元16与定时计数器15相连接,控制器17与积分器12和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相连接。
具体地,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用于获取被测设备上的测量点的机械振动信号的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积分器12对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进行积分;放大器13根据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放大;模数转换器14将所述机械振动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定时计数器15控制模数转换器14的转换速率;采集控制单元16控制定时计数器15从而选择采集点数以达到预设的数值精度;控制器17控制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的灵敏度和根据采集信号的类型设置积分器12的类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振动分析仪,通过采用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获取到机械振动信号,提高了振动分析仪100的分析性能;通过控制器17控制环形剪切加速度传感器11的灵敏度和根据采集信号的类型设置积分器12的类型,从而可以实现对采集到的机械振动信号进行数据计算,进一步快速得出被测设备的故障类型,因此即满足了现场便携式采集数据的要求,又实现了强大的现场数据采集和设备故障分析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时代龙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时代龙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1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层状堆积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无水偏硅酸钠的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