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滤水井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2361.9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0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秦升益;贾屹海;魏拓;王振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34 | 分类号: | E03B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滤水井。
背景技术
立式滤井穿过不透水层,将路基范围内的上层地下水引入更深的含水层中,将上层地下水位降低或者全部排除。目前现有的雨水滤井多为圆形或方形结构,多采用粘土砖砌成,或者是采用塑料等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的。现有滤井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方形滤井由于四边形的特性决定了这种滤井易变形不稳定性,严重时会导致井体垮塌;圆形滤井虽然能够将井体四周的力进行分散,但是其施工难度较大,若采用小砖围砌,整体稳定性会降低,也会存在垮塌现象。2. 现有滤井通过大孔径和缝隙透水,时间长了水中携带的大量颗粒物会堵塞这些孔径和缝隙,导致渗透能力越来越差,而且几乎无法通过清理恢复渗透性能,最终因为堵塞严重而失去滤井应有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滤水井体容易垮塌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结构稳定的滤水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水井,其包括具有透水结构的井壁及井底;所述井壁由六边形的子单元堆砌而成,所述子单元由六块井砖拼接而成。
所述子单元为正六边形;其由六块大小相等的井砖拼接而成;邻接层的所述井砖拼接缝不重合。
所述井砖为底角为60度的等腰梯形砖,所述井砖的长边的一侧设有适于邻接的所述井砖侧壁插入的内扣槽,前一块所述井砖的侧壁顺次贴合连接于后一块所述井砖的所述内扣槽上,所述井砖的长边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井砖的短边及侧壁最终围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
所述井底由透水混凝土砌成。
所述井砖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基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所述透水表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所述透水基层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外壁;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所述井砖包括透水基层和两层透水表层,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紧密结合为一体,其中两层的所述透水表层分别形成所述滤水井的内壁和外壁,所述透水基层位于所述透水表层之间;所述透水表层和所述透水基层中分别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中的粘结剂中至少包含有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透水表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所述透水基层的骨料颗粒的粒径为1-10mm。
所述井砖包含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所述滤水井还包括由滤水材料制成的井盖,所述井盖包含有骨料颗粒和包覆骨料颗粒的亲水性粘结剂;所述骨料颗粒的粒径为0.2-0.45mm。
所述井盖的下侧设有一圈由混凝土砌成的环形凸起,所述井壁的最上层设有支撑所述井盖的环形井座,所述环形凸起的厚度低于所述环形井座的厚度;所述井盖通过所述环形凸起卡设于所述环形井座上,所述环形凸起的内部环向设置多根加强钢筋。
所述滤水井的内壁由上至下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踏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滤水井围成六边形结构;由于六边形具有圆的特性,能将四周的力分散,实现渗水井的坚固、稳定。
(2)进一步的,该滤水井的每块井砖拼接形成正六边形的子单元,邻接层之间井砖的拼接缝不重合,即滤水井上下层之间上下压缝,进一步提高了该滤水井的结构稳定性。
(3)该滤水井的井砖由骨料颗粒为0.2-0.45mm的透水表层和骨料颗粒为1-10mm的透水基层粘接为一体;由于该井砖的透水孔径远小于水中颗粒物,颗粒物被截留在外面,不但不会堵塞渗井,还对所渗水体进行了过滤净化作用;而由于骨料颗粒之间是通过具有亲水性的粘结剂粘接而成,因此该滤水井可实现高效渗水。
(4)该滤水井的井盖也是由骨料颗粒为0.2-0.45mm与亲水粘结剂粘结而成,其除了具有透水性之外,还具有效果更好的滤水性;可以直接将雨水进行过滤。另外,井底为透水结构,其可有效回补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泄洪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滤水井的剖视图;
图2 是该滤水井子单元的俯视图;
图3是井盖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3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