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暗敷电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2508.4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6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谭建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建源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45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管,特别涉及新型暗敷电线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线管为一般的管体,里面没有任何穿线机构。在暗敷电线管穿线过程中,通常采用的是往管里伸进一条头部弯成一个小圆头的铁丝,将铁丝带有圆头的一头先穿进管体内,不断地向管体内伸进直到穿不动为止,此时,再剪同样带圆头的铁丝从另一端往里穿,直到与第一根铁丝在管体内重叠,将这两根铁丝没有伸进管体的末端做成摇把状同时朝一个方向转动,使管体内两个铁丝的圆头相互勾缠另一条铁丝,并在转动数圈后两根铁丝绞在一起成为一条贯穿管体的牵引线,最后,将牵引线的一端连接上电线,一直拉动牵引线另一端使牵引线带动电线穿过管体从而达到把电线穿过暗敷电线管的目的。
由于铁丝伸进管道约3~4米的时候就很难再伸进,若出现有弯曲管道时,则需要多条铁丝深入拉出。现有线管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求多线管道1的布置位置必须在楼板的中心,且要设置分线盒2((如图1、图2所示),这使得在安装管道1的时候有较大的局限性,铁丝很难在较长及多弯曲位的管道1里伸进,施工难度大且穿线时间长。一旦穿线过程中遇到穿线不了的情况,管道1也许将被迫废弃甚至要挖开水泥层来在管中打洞,浪费人力物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率、施工容易、穿线难度少、适合多线管道敷线的新型暗敷电线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新型暗敷电线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内连接有牵引线。
所述牵引线呈螺旋状,使得牵引线的总长度比管体长,当管体分开组合时,管体内连接的牵引线仍可以相互连接,使得牵引线不因管体的分体切割而导致牵引线的不连续。
优选地,所述牵引线每圈间隔的距离为30mm。
所述牵引线黏贴于管体内壁,牵引线轻轻地黏贴在管体的内壁,只需稍稍用力便可使牵引线与管体分离。
所述牵引线连接有牵引头,牵引头的横截面直径小于管体的横截面直径,便于牵引头在牵引线的带动下穿过管体。
优选地,所述牵引头与牵引线连接的端部为圆弧形,便于牵引头穿过管体拐弯处时能很好地过渡,减小牵引头与管体的摩擦,增加牵引的容易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牵引头开有两个端口,牵引线通过一个端口穿入到牵引头里,电线通过另一个端口穿入牵引头与牵引线连接。
所述牵引头与牵引线连接的端口直径大于牵引线横截面直径,便于牵引线通过端口与电线连接;牵引头与电线连接的端口直径大于电线的横截面直径,便于电线通过端口与牵引线连接。
优选地,牵引头可与多根电线连接。
所述牵引头设置有连接机构,有利于加强牵引线与电线的连接度,优选地,连接机构可以连接多根电线。
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为弹簧夹子。
本实用新型的穿线方法:1、拉动牵引线使线体与管体脱离;2、把牵引线的一端与电线连接;3、拉动牵引线的另一端,使牵引线的另一端拉动电线穿过管体。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本实用新型新型暗敷电线管,通过管体内连接有牵引线,免除了以往暗敷电线过程中需要预先铺牵引线的工作程序,减轻了施工难度,有效地提高了敷线效率,且适合多线管道敷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多线管道的布置俯视示意图;
图2是现有多线管道的布置立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暗敷电线管牵引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暗敷电线管牵引线连接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头连接一根电线的穿线过程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牵引头连接两根电线的穿线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一种新型暗敷电线管,包括管体3,管体3内连接有牵引线4,所述牵引线4黏贴于管体3内壁,牵引线4轻轻地黏贴在管体3的内壁,只需稍稍用力便可使牵引线4与管体3分离;所述牵引线4呈螺旋状,使得牵引线4的总长度比管体3长,如图4所示,当管体3分开组合时,管体3内连接的牵引线4仍可以相互连接,使得牵引线4不因管体3的分体切割而导致牵引线4的不连续,所述牵引线4每圈间隔的距离为3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建源,未经谭建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25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扩音功能的手机保护套
- 下一篇:可拆式后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