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态型水利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3947.7 | 申请日: | 201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邓健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9/00 | 分类号: | E02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型 水利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水能进行发电的装置,特别是一种生态型水利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几千年前,人们就开始利用水力来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帮助,自从人们开始使用电做能源后,各种大小型的水利发电设施就出现了。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都大量的建设大型的水坝,用于发电和灌溉等。
传统的水力发电设施结构和原理都比较单一,发电效率还不算很高。同时,随着水坝建设的快速发展,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首先带来的就是高昂的生态代价。由于大坝的修建,隔断了鱼类的洄游通道,一些逆流至上游产卵的鱼类也被阻断了一时间被打乱了习性,使得不少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
许多长江上游特有的鱼类喜欢急流环境,鱼卵要顺着激流在江面上漂浮一段时间才能孵化。电站建设后,水流速度变慢,导致鱼卵沉入水底。
所以为了实现人类进水口和谐发展,修建水利设施时,不破坏或者最小程度破坏生态,就显得十分重要。
发明人在专利:活塞气缸式潮汐发电装置(Z L 201010143711.6)和一种发电装置(Z L 201020155006.3)中,已经公开了一种发电装置,这装置主要用于海洋潮汐能发电。这里将对其进行改进,使得能够适用于在河道上修建一种保护河流水生生态环境的水利发电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采用水能进行发电的装置,特别是改进的生态型水利发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装置包括:进出气口、水坝坝体、进水口、出水口。水电站的水坝坝体修建成内部空心的结构,使其内部形成一个气缸。坝体上部,设置有进出气口,坝体下部有进水口和出水口。
在进出气口安装有依靠风力作用带动发电机运转的风机。
在进水口安装有进水闸门和水轮机或不安装进水闸门和水轮机。
在出水口安装有出水闸门和水轮机或不安装出水闸门和水轮机。
在坝体气缸内安装活塞和联动机构或不安装活塞和联动机构,联动机构由曲轴、连杆和曲柄组成。
装置修建在水中,水坝的进出气口始终要露在水面上,水位起落都不会淹没到的位置。气缸内有一定的空间容纳空气。
水轮机利用在坝体内外产生的水流发电。
联动机构用于连接活塞和发电设备,活塞通过上下运动带动联动机构运转,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装置用于海上潮汐发电时,进水口不安装进水闸门,出水口不安装出水闸门。
装置用于河道发电时,进水口安装进水闸门,出水口安装出水闸门。
当装置采用不安装水轮机的结构时,装置无需为了保证水轮机的正常工作,防止由于水中生物或者其他杂质进入影响甚至破坏水轮机,而在进水口用拦污栅遮挡。因此进水口和出水口在开闸时是完全畅通无遮挡的水道,所以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都可以进出坝体内部的水体中。因此,它们可以借道于此,在水坝的上下游间游动,完全不破坏鱼群的生活习性。这样既实现水力发电,又尽可能小的影响河流的生态环境,这一点对于生态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进出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进出气口;2、坝体;3、进水闸门;4、出水闸门;5、曲轴;6、连杆;7、曲柄;8、活塞;9、水轮机;10、水轮机;11、风机;12、进出水口;31、进水口;4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水电站的水坝修建在河道上,坝体2修建成内部半封闭的空心结构,如图1,使其构成一个气缸。坝体2顶部,设置有进出气口1,在坝体2的上游部分有进水口31,有进水闸门3,坝体2下游部分有出水口41,有出水闸门4。
进出气口1有双向发电风机11,风机11在进出气口1进气和出气时都会转动,风机11通过带动传动装置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装置的工作,分为进水和出水两个独立的发电环节。在进水发电环节,从进水闸门3打开开始,到进水闸门3关闭结束。此环节中,出水闸门4保持关闭。
在出水发电环节,从出水闸门4打开开始,到出水闸门4关闭结束。此环节中,进水闸门3保持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39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漏水蒸汽熨斗
- 下一篇:一种带有折皱边的织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