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硅橡胶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4374.X | 申请日: | 201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6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蔡恩富;罗潇;陈建华;曾绍贵;周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耀盛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27;B29C45/30;B29C45/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75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硅橡胶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模具,特指一种硅橡胶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硅橡胶制品因其优异的耐高低温、耐化学性能和优良的机械电气性能等良好的理化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汽车、医疗卫生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硅橡胶制品的生产方式在传统上是采用压铸成型,但这种生产方式制造硅橡胶制品生产效率较低,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生产需求,已经逐渐向注塑成型方向发展。目前人们制造硅橡胶制品采用的注塑成型生产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普通塑胶成型常用的热流道注塑方式,因为硅橡胶是热固性材料,在一定压力条件下,硅橡胶在热流道系统中,注射之后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固化的高弹性状态,即使继续加热也无法改变其状态,流到系统内的胶料与模腔里的胶料同时硫化,硫化胶与制品分离后作为废弃材料处理,废弃硫化胶通常需要人工清除,上述生产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资源也浪费严重;另一种是采用冷流道注塑方式,虽然在注塑工艺上有所改进,但存在模腔内温度分配不均匀的情况,模具内部隔热和冷却达不到预订的效果,严重影响了成品的质量稳定性,从而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针对于此,于是本申请人设计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硅橡胶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本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下模板,上模板和下模板之间构成成型模腔,上模板上设置有定模板,定模板中设有注口衬套,注口衬套内设有主流道,主流道底端分支形成分流道,分流道末端连接有针阀,针阀下端出料口连接成型模腔浇口,针阀上端连接有针阀控制装置,所述上模板、下模板外周安装有隔热板,主流道底端以及分流道均置于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冷却板内,与分流道连通的针阀主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所述针阀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定模板上的活塞推动机构、活塞推杆,活塞推杆一端连接活塞推动机构,另一端连接活塞固定板,活塞固定板上设有调节针阀开度的针阀调节杆。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板下方安装有下隔热板,上模板上方安装有上隔热板,且上隔热板位于冷却板外周,所述冷却板内设有可流通传热介质的导热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板内导热管的导热作用和隔热板的保温作用,使流道和模腔内温度分配均匀,保证主流道、分流道以及针阀内的胶料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从而在下一次注射时直接注入模腔内成为制品,这种模具不但可提高产品质量性能,也可大大节约硅橡胶原材料,同时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2所示,本硅橡胶成型模具包括上模板2、下模板1。
具体而言
上述上模板2和下模板1之间构成成型模腔,上模板2上设置有定模板3,定模板3中设有注口衬套4,注口衬套4内设有输送胶料的主流道51,主流道51底端分支形成分流道52,分流道52末端连接有控制胶料流量大小的针阀81,针阀81下端出料口连接成型模腔浇口53,针阀81上端连接有针阀控制装置。
上述针阀控制装置包括安装在定模板3上的活塞推动机构91、活塞推杆92,活塞推杆92一端连接活塞推动机构,另一端连接活塞固定板93,活塞固定板93上设有调节针阀开度的针阀调节杆82。
上述上模板2、下模板1外周安装有隔热板,主流道51底端以及分流道52均置于具有降温冷却作用的冷却板6内,与分流道52连通的针阀81主体位于冷却板和隔热板之中。通过隔热板可阻止成型模腔内的热量向外传递,从而可防止主流道51、分流道52内的胶料受热固化。
上述下模板1下方安装有下隔热板72,上模板2上方安装有上隔热板71,且上隔热板71位于冷却板6外周,通过隔热板72可对成型模腔外部进行隔热降温。
上述冷却板6内设有可流通传热介质的导热管61,导热管61内通入冷却水以控制冷却板6的温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冷却板6内导热管61的导热作用和隔热板的保温作用,使流道和模腔内温度分配均匀,保证主流道51、分流道52以及针阀81内的胶料保持在硫化温度以下,从而在下一次注射时直接注入模腔内成为制品,这种模具不但可提高产品质量性能,也可大大节约硅橡胶原材料,同时还可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耀盛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耀盛硅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43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电产品的减震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排尘槽的刹车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