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行流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4780.6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0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显斌;王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众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互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4 | 代理人: | 张果达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迎宾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行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是一种平行流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汽车空调受制于空间限制,其换热器比表面积不高,因而换热效率无法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提高换热效率的平行流换热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冷媒管、翅片以及制冷剂歧管;所述冷媒管为一根以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冷媒管之间连接有所述翅片;所述冷媒管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制冷剂歧管。
优选的,所述冷媒管呈扁平状。
优选的,所述冷媒管内设有互相平行的微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平行流换热器,利用场协同原理,即减小速度场与温度场的夹角,可有效强化空气侧传热;平行流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作为紧凑型换热器在汽车空调中可有效提高换热效率;同时,与其他换热器相比,其制冷系统所需的制冷剂 充注量大大减少,空气侧压降也降低不少。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平行流换热器,包括冷媒管1、翅片2以及制冷剂歧管3;所述冷媒管1为一根以上互相平行设置,所述冷媒管1之间连接有所述翅片2;所述冷媒管1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制冷剂歧管3,制冷剂歧管3为两根内径稍大的管子,用来对冷媒进行分流和汇总。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媒管1呈扁平状。
作为上述实施例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媒管1内设有互相平行的微通道。
上述实施例方案中,冷媒管1平行布置,两端分别与制冷剂歧管3连接,冷媒管1被分成两个通道,一个通道用来冷却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另一个通道用来完成冷凝并对制冷剂进行过冷。冷媒管1在冷媒侧具有优良的换热性能,在空气侧,平行流换热器采用波纹型百叶窗翅片2,可有效的破坏空气流动边界层,增加扰动,强化换热。冷媒管1在迎风截面方向的尺寸很小,能大大减小空气侧流动阻力,优化设计的翅片2增强了换热性 。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众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众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47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