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按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5192.4 | 申请日: | 2012-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9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赢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14 | 分类号: | H01H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余刚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家电的面盖按键为“L”形弹带:其厚度薄、面积大,在脱模过程中与模具接触面积大,容易注塑变形,在运输及装配过程中也容易损坏,品质难以确保。
目前常见按键装配方式有两种,通过卡扣或者螺钉将按键固定在面壳上,或者是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直接固定在PCB上。第一种卡扣方式会大大增加面壳的模具制作及注塑难度,面壳单品成本急剧上升。第二种用螺钉固定的方式需要预防静电破坏PCB,如果按键或者PCB其中一个出现品质问题,维修和更换变得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以解决“L”形弹带生产注塑不良和运输装配容易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矩形框体,矩形框体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设置在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内侧面和外侧面,按键位于矩形框体内,按键一侧通过弹带与内侧面相连接;弹带包括两条分别与按键和矩形框体相连接的片状带。
进一步地,矩形框体、弹带和按键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弹带的延伸方向与上表面平行。
进一步地,矩形框体外侧面的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固定螺钉柱,固定螺钉柱为筒形柱体。
进一步地,下表面上设置有与下表面垂直的支柱。
进一步地,按键上相对于弹带的另一侧连接有按键作用柱,按键作用柱与下表面相垂直。
进一步地,按键结构还包括固定装置,设置在矩形框体的外侧面上且与外侧面相垂直,固定装置包括相互平行的两根固定柱。
进一步地,两根固定柱相对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定位按键的缺口。
进一步地,按键结构还包括熔着固定结构,设置在上表面上,熔着固定结构为通孔结构。
进一步地,矩形框体内部具有多个横梁,按键通过弹带连接到横梁上,并通过横梁与内侧面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将按键的弹带设计成长条片状体,这样的按键的设计相对于原来“L”形的弹带能大大减少模具修正次数,且弹带不易粘前模,而且该弹带较其原来的“L”形弹带的使用寿命更长,长期使用不变形。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B向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图1的C处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见图1和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结构,包括:矩形框体10,矩形框体10具有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以及设置在上表面11和下表面12之间的内侧面13和外侧面14,按键80位于矩形框体10内,按键80一侧通过弹带20与内侧面13相连接;弹带20包括两条分别与按键80和矩形框体10相连接的片状带。通过将按键80的弹带设计成长条片状体,这样的按键的设计相对于原来“L”形的弹带能大大减少模具修正次数,且弹带不易粘前模,而且该弹带较其原来的“L”形弹带的使用寿命更长,长期使用不变形。
参见图1和图5,矩形框体10、弹带20和按键80为一体结构。按键结构由ABS材料注塑成型,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整体按键结构为一个方形的结构,也可以根据相关配件的具体形状选择圆形或其他形状。
参见图1和图5,弹带20的延伸方向与上表面11平行。弹带20为两个片状结构,优选地,长为5.8mm,宽为2.5mm,厚为0.8mm,两个弹带20间的距离为4mm。与常用的“L”型弹带相比,本实施例的弹带20的设计能大大减少模具修正次数,因为此种设计的弹带20比常用的“L”型弹带形状规则且厚度薄,不易粘前模,同时本实施例的双弹带20的设置比其他弹带的使用寿命更长,且不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51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有储物舱的头盔
- 下一篇:用于化工回收装置的增压透平膨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