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油组件及具有该吸油组件的涡旋式压缩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220185854.8 申请日: 2012-04-27
公开(公告)号: CN202597109U 公开(公告)日: 2012-12-12
发明(设计)人: 郑林林;黄林;罗根香 申请(专利权)人: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04C29/02 分类号: F04C29/02;F04C18/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18118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组件 具有 涡旋式 压缩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吸油组件。

背景技术

压缩机是空调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空调的质量,而润滑系统又是压缩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输送润滑油到压缩机内特定位置起到润滑和密封的作用。由于压缩机内包含很多相对运动摩擦组件,转速很高,且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因此对润滑系统的润滑效果要求较高。

现有压缩机的润滑系统包括油池、油泵、吸油组件和输油管道等部件,吸油组件在油泵的作用下将油池中的润滑油送入输油管道,输油管道将润滑油输送到压缩机内的特定位置。如图1所示,现有压缩机的吸油组件包括安装部100'和吸油管200',安装部100'上端与输油管道连通,下端与吸油管200'连通;吸油管200'下端伸入油面以下,在油泵的作用下将润滑油吸入输油管道中。由于吸油管开口向下,这种结构的吸油组件在工作时,吸油管下部开口需距离油池底部一定距离,才能保证润滑油顺利进入吸油管中。

如图2所示,当压缩机发生倾斜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油池中的润滑油液面在油池底部的位置发生变化,当压缩机倾斜达到一定角度时,吸油管下端开口不再位于油面以下,此时油池中的润滑油和供油油路不再连通,压缩机的运动摩擦部件无法继续得到来自油池的供油,从而引发润滑故障,影响压缩机的性能,甚至影响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机吸油组件,为保证吸油顺畅,必须使吸油管下端开口与油池底部保持一段距离,而安装部一经安装就已固定,吸油管的底部开口位置无法进行调节,很容易在压缩机发生倾斜时与油面脱离,导致润滑油供油中断。

通常采用增加润滑油的注入量的方法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这样会导致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油池中的润滑油油量过多,而大部分润滑油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压缩机运行过程中发生倾斜时,吸油组件与油池中的润滑油发生分离,导致供油中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油组件,包括安装部,所述吸油组件还包括进油部和可弯曲的导油管,导油管连通所述安装部和进油部,所述进油部内设有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包括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所述横向通道在进油部的侧面设有进油口,所述纵向通道连通横向通道和导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组件,润滑油从进油部侧面开设的进油口进入到横向通道,通过纵向通道流入相互连通的导油管和安装部内,然后被输送到压缩机内各运动摩擦部件处,由于润滑油从侧面进入,进油部的底面可与油池底部接触或与油池底部保持很小距离而不会影响进油量。当压缩机发生倾斜时,润滑油向油池底部最低位置移动,油面位置相对油池发生变化;虽然吸油组件的安装部一经安装就已固定,但由于进油部具有一定重量,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带动导油管一起与油池发生相对运动,直至同样静止于油池底部最低位置,这样进油部能够始终保持在油面以下,保证了供油不被中断。

优选情况下,所述进油部包括连接部和球冠部,所述球冠部的外表面包括球面和位于球面上方的平面,所述连接部位于球冠部的平面上并与导油管连接,所述进油口设置在球冠部的球面上。进油部在与油池底部接触的情况下,底部做成球面,在压缩机发生倾斜时使进油部更容易相对油池底面移动。

优选情况下,所述横向通道为横向贯穿球冠部的通孔,在球冠部的侧面形成两个横向连通的进油口。横向通道在球冠部侧面形成两个横向连通的进油口,进油顺畅,当油池发生倾斜,如果其中一个进油口与油池底部接触被遮蔽时,另一个进油口仍然可以顺利进油。

优选情况下,所述横向通道为多条,并且均与纵向通道连通,所述进油口为多个;所述纵向通道在进油部的底部设有进油口。设置多条横向通道可在进油部侧面开设多个进油口,增大吸油组件的吸油量,提高润滑效果。

优选情况下,所述导油管为处于弯折状态的胶体软管。在压缩机发生倾斜时,进油部可以利用自身重量带动胶体软管移动,胶体软管处于弯折状态,使与其连接的进油部与油池底部接触,避免了倾斜状态下进油口与油面脱离。

优选情况下,所述安装部内设置有滤网。滤网可以对从油池中进入吸油组件的润滑油进行过滤,防止杂质颗粒随着润滑油被输送至压缩机的运动摩擦部件处造成严重磨损甚至卡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包括: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58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