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6877.0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46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吕中民;邓瑞锋;高磊;张城;梁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H01R13/35 | 分类号: | H01R13/35;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日常用品,尤其是一种两用插头。
背景技术
传统三角插头只能与三孔插座配合使用,但当遇到两孔插座时就不能使用了,通用性不佳,给人们带来的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两用插头,它克服了传统插头不能同时适用于三孔插座和两孔插座的弊端,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用插头,包括后盖体、前盖体、上金属片、左金属片、右金属片、左旋转体、右旋转体、左旋钮、右旋钮和弹簧,所述后盖体与前盖体扣接在一起,所述前盖体上设有凹槽,所述上金属片转动连接于凹槽中,所述左金属片与左旋转体连接,所述右金属片与右旋转体连接,所述左旋转体、右旋转体、左旋钮和右旋钮均转动连接于后盖体和前盖体所形成的空腔中,所述左旋钮与左旋转体相啮合,所述右旋钮与右旋转体相啮合,所述左旋钮和右旋钮与后盖体之间均设有弹簧,所述左旋钮和右旋钮可在后盖体和前盖体所形成的空腔中前后窜动,在弹簧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左旋钮和右旋钮与前盖体内壁上设有齿形相啮合形成自锁。上述的弹簧的自然状态是指弹簧在不受外力的状态,弹簧会顶紧左旋钮和右旋钮,使其与前盖体内壁上设有齿形相啮合形成自锁从而防止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转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能用于三孔插座和又可用于两孔插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带局部剖面);
符号说明
1.后盖体,2.前盖体,3.上金属片,4.左金属片,5.右金属片,6.左旋转体,7.右旋转体,8.凹槽,9.左旋钮,10.右旋钮,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用插头,包括后盖体1、前盖体2、上金属片3、左金属片4、右金属片5、左旋转体6、右旋转体7、左旋钮9、右旋钮10和弹簧11,所述后盖体1与前盖体2扣接在一起,所述前盖体2上设有凹槽8,所述上金属片3转动连接于凹槽8中,当使用三孔插座时上金属片3翻转出来,当使用两孔插座时,将上金属片3翻转入凹槽8中,所述左金属片4与左旋转体6连接,所述右金属片5与右旋转体7连接,所述左旋转体6、右旋转体7、左旋钮9和右旋钮10均转动连接于后盖体1和前盖体2所形成的空腔中,所述左旋钮9与左旋转体6相啮合,所述右旋钮10与右旋转体7相啮合,所述左旋钮9和右旋钮10与后盖体1之间均设有弹簧11,所述左旋钮9和右旋钮10可在后盖体1和前盖体2所形成的空腔中前后窜动,在弹簧11的自然状态下,所述左旋钮9和右旋钮10与前盖体2内壁上设有齿形相啮合形成自锁,若需调节左金属片4的角度,可通过将左旋钮9按下,使左旋钮9与前盖体2相分离,然后转动左旋钮9,左旋钮9带动左旋转体6转动,左旋转体6与左金属片4相固接,从而完成对左金属片4角度的调节,右金属片5的调节与左金属片4的调节方式相同。
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凡基于本实用新型所做的任何改动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68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介质组合物
- 下一篇:乙醇在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