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面向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的智能船载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7864.5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0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董耀华;张成雷;董丽华;孙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3/00 | 分类号: | G08G3/00;H04L29/08;B63B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内河 智能 航运 信息 服务 终端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利用在线分析处理技术、多种感知技术(GPS、AIS、RFID、传感器和视频)和通信技术,通过对内河船舶航行状态下的多态异构数据的聚合、重构和交互,实现船舶身份的自动识别和运行状态的感知的面向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船联网)的智能船载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水路运输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要求的运输方式,也是典型的低碳运输方式;随着国家着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建设“两型”社会,水运运能大、占地少、能耗低、污染小的独特优势和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
虽然近几年我国已经认识到水路运输的优势和带动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已加大了对内河航道的整治和建设力度,各地方水运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船舶信息的感知领域仍旧存在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内河船舶管理主要依靠人工来完成,缺乏有效识别船舶身份的手段,导致难以辨别套牌和伪牌照的船舶,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这不仅给国家带来了经济上的损失,而且也造成了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
(二)对于长三角等一些内河发达的水域,尽管海事管理部门已经对辖区内的部分船舶安装了GPS、AIS、RFID和视频等船载设备,但是由于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的落后,船载设备数据异构严重,信息标准不统一,不能跨地区使用,系统之间互不兼容,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三)目前,除少数试点航段外,船舶过闸、检查、报港签证等业务仍采用传统作业方式,船民需要停船登岸办理业务,费时费力,严重降低通航的效率,增加因重复启动船舶柴油机带来的燃油成本和船舶尾气排放。
(四)虽然部分地区的海事管理部门通过移动网络平台,以手机短信的方 式,提供给船民一些常规的航道信息,但服务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也无法实时感知船舶所处航线上的桥梁或其他障碍物信息,造成船民经常对桥身高度估计错误,尤其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情况下,船民没有发现或来不及发现前方障碍物,致使船舶与之碰撞,造成基础设施或桥梁损毁。
综合上述,船舶信息的感知与交互,作为内河航运信息服务的关键一环,目前亟需相应的设备和相关的技术手段解决上述存在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提供一种运用在线分析技术、多种感知技术(GPS/北斗、AIS、RFID、传感器和视频)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船舶身份自动识别和运行状态的感知,解决船载终端种类和型号各异带来的多态异构数据聚合、重构和交互的问题;同时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对已经安装的船载设备(如GPS、AIS等)预留数据接口,避免重复建设;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丰富服务内容,为船民、物流企业和管理部门三者之间提供了互动平台,提高船舶管理服务水平的一种面向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的智能船载终端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面向内河智能航运信息服务的智能船载终端设备,所述船载终端包括:
电源模块,负责电压的转换及电流稳定,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在外部电源断开时,负责给RFID模块供电,保证该模块与岸基设备和其他智能船载终端正常通信;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数据的感知与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经通信总线传送给主控模块进行处理;
主控模块,负责数据处理和存储;
通信模块,提供信息传输的媒介和交互的渠道;
人机交互模块,负责对主控模块处理结果的显示,以便提醒用户,进行不同的操作。
优选的,所述电源模块包括:
电源转换模块,负责电压转换,将船用220V交流电转换为24V直流电;
电源管理模块,确保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推动后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备用电池模块,在设备外部电源断开时,负责给RFID模块供电,保证设备与岸基设备和其它智能船载终端设备通信。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RFID模块,具有数据采集和短程无线通信的功能;
GPS/北斗模块,负责进行定位导航;将卫星的轨道参数、定位位置、时间和日期数据发送给主控模块;
GPS/北斗接口,用于外接GPS/北斗设备;
AIS接口,为已安装AIS设备的船舶预留的接口;
无线传感接收模块,具有无线接收传感数据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78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鞭炮机的输送带单向滚筒
- 下一篇:一种行车安全智能显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