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056.0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9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梁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亿昊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3/04 | 分类号: | B21C43/04;B21C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0126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洗 拉丝 除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无切削加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拉丝除锈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酸洗拉丝除锈机通常都是由脱壳机构、除锈机构和导引装置组合构成的,其中脱壳机构通常采用2~3个脱壳轮带动拉丝完成脱壳工序,除锈机构通常采用两对刷轮刷磨拉丝完成除锈工序,最后由导引装置对除锈拉丝表面上油后导出成品拉丝。这种生产线存在脱壳效率不高,刷磨力度难以控制,导引结构磨损严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解决了普通除锈机脱壳效率不高,导引结构磨损严重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包括脱壳机构1、除锈机构2和导引机构3,脱壳机构1的出口与除锈机构2的入口相连,除锈机构2的出口与导引机构3的入口相连。
脱壳机构1包括脱壳机构箱体和四轮脱壳机构,四轮脱壳机构包括四个轮子4和驱动轮子旋转的电动机,四轮脱壳机构固定在脱壳机构箱体的内壁上。除锈机构2包括除锈机构箱体和刷轮机构,刷轮机构是呈 抛物线交叉设置的两对刷轮5和驱动刷轮旋转的电动机6,刷轮机构固定在除锈机构箱体的内壁上。导引机构3包括导引机构箱体和干润滑拉丝机构,干润滑拉丝机构包括高压润滑装置7、震动润滑装置8和拉丝机构9,脱锈拉丝依次经过高压润滑装置7、震动润滑装置8和拉丝机构9导出导引机构3,干润滑拉丝机构固定在导引机构箱体的内壁上。
实践中发现,采用如下结构排列轮子,脱壳效果更佳:四个轮子4的两个轮子设置在脱壳机构箱体一侧内壁上,另两个轮子设置在另一侧内壁上,两侧内壁相交,四个轮子4在从脱壳机构进丝口到出丝口空间的横向和纵向上依次排列。两侧内壁呈直角相交。
除锈机构箱体被一个截面呈“L”形的隔板10分割成上下两个腔室,两对刷轮5分别设置在上腔室隔板10的两侧壁上,驱动刷轮旋转的电动机6设置在下腔室隔板10的两侧壁上,刷轮机构可以通过由连杆机构11和手轮12构成的联动机构操纵作进退运动,连杆机构11设置在下腔室内,连杆机构11一端连接刷轮机构,另一端连接设置在除锈机构箱体外表面上的手轮12。
在实践中,为了更好的控制刷轮对拉丝的刷磨力度,可以在联动机构中使用压力传感电流表13来监测钢丝刷对线材摩擦力的大小,电流表13通常设置在除锈机构箱体外部便于观察的位置上。
为了保证刷轮正常工作,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刷轮轮体,包括除锈辐条和端面夹盘,所述端面夹盘将除锈辐条夹在当中。
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具有工作效率高,设备磨损小,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除锈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L”向视图。
图6是图4的“R”向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导引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中,1是脱壳机构,2是除锈机构,3是导引机构,4是四个轮子(脱壳),5是两对刷轮(除锈),6是刷轮电动机,7是高压润滑装置,8是震动润滑装置,9是拉丝机构,10是“L”形隔板,11是连杆机构,12是手轮,13是电流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无酸洗拉丝除锈机包括脱壳机构1、除锈机构2和导引机构3,脱壳机构1的出口与除锈机构2的入口相连,除锈机构2的出口与导引机构3的入口相连。待加工的金属丝进入脱壳机构1进行脱壳工序,再进入除锈机构2进行除锈工序,最后进入导引机构3表面涂油后导出除锈机。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脱壳机构1、除锈机构2和导引机构3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保证待加工金属丝通过上述机构从右端导出成品丝。图中,脱壳 机构1下部有一个紧急制动机构,当操作人员误操作或有其他异物触及制动手柄时将导致整台机器停止运行。除锈机构的下部有一个排屑出口,以便于打磨的颗粒排出。除锈机构的右侧有一个检修门,用来检查排除机器故障和清理内部构件。除锈机的上部设置两个手轮12,用来给操作人员调整刷轮5的相对位置。手轮12的下方是电流表13,用来指示刷轮5对拉丝的摩擦力大小,以便操作人员调整两者的相对位置,提高成品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亿昊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亿昊环保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八弧面型涨缩卷筒
- 下一篇:一种镁合金单面蜂窝板液态挤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