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8092.7 | 申请日: | 201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5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杨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黎明 |
主分类号: | A61F5/042 | 分类号: | A61F5/042;A61H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姜莹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式 多效四 力点 形体 训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形体训练器,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动式形体训练器。
背景技术
青少年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功课繁重,体育锻炼相对较少,如果长期姿势不良或身体过度负重会直接影响脊柱正常状态和功能,容易造成青少年腰背体形不正,脊柱变形。长时间伏案工作,操作电脑或书写阅读的成年人,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或者习惯性的有含胸、哈腰、勾肩、探脖等不佳姿态,也很容易导致脊柱变形。脊柱变形会引起不同程度上的脊柱病变,如脊椎弯曲、颈椎前倾、脊柱侧弯等等。严重不但影响了人体的形象外观,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影响心、肺功能,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缩短寿命。
为了预防和校正腰背姿态,避免脊柱变形,市面上出现了很多矫形产品,大多为背带形式。通过环绕腰部、背部和肩部的弹性背带的牵引和拉伸来保持脊椎直起,矫正姿势,预防驼背。也有结合按摩元件一起使用的,但大多仅可起到预防效果,施力单一恒定,力学作用单一,训练矫正效果不是很好。且多背带的结构很容易引起疲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矫形效果好,力学作用分布合理,使用方便、可根据人体情况自行调节受力点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包括一背板、一对肩带、一束腰带、一气囊及一充气泵,肩带固定在背板的上侧的两边角处并前引绕过肩部定位;束腰带固定安装在背板的下部并绕过腰部定位;气囊活动安装在背板上,通过通管与充气泵连接实现充气和放气。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背板为弹性板,整体呈类倒梯形,上端略窄于肩部,下端略窄于腰部。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背板为塑料板、三合板、弹性钢板、碳纤维板或胶合板。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背板外部套设有背板套,肩带、束腰带及气囊分别连接在背板套上。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气囊为圆形,抵压在胸椎上或胸椎与腰椎的连接处。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充气泵为手动按压充气泵或电动充气泵。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肩带由上、下束两根束带组成,两束带通过粘扣粘结或卡扣扣合定位。
所述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其中,所述束腰带由左右两根束带组成,两束带通过粘扣粘结或卡扣扣合定位。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得本实用新型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可以根据不同人体制作相应不同型号的产品。针对人体脊柱的的正常姿态保持施以上当的外力顶推或牵引,对已遭或已有苗头遭破坏的体姿进行约束性、提示性、保持性的力学干预。具体使用时,通过肩带和束腰带将背板固定在人体背部,根据情况调整松紧度及气囊位置,最佳是抵压在胸椎上或者腰椎与胸椎的连接处。然后通过充气泵向气囊内充气,根据个人感觉力度适时停止充气并保持,当气压下降或感觉压力过小时可随时充气。一个训练周期根据个人情况可在30-60分钟,每天训练1-4次。经过半年到一年的经常性、有节奏、有强度的训练,完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脊柱病变加以修复或者起到预防作用。
2、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主要运用人体工程学和基本的力学原理,结合人体各有关受力部位主观感受和对外力的承受限制,采取抵压在胸椎或者胸椎与腰椎连接处的气囊充气施力,与同时具有弹性和刚性的背板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将气动外力通过科学合理的分配到人体所需部位,行成封闭性的力矩系统,通过对人体双肩的向后的牵引力,首先可以取得对脊椎的矫直力,同时双肩后展及向后上方提拉还可产生扩展胸肌已达到挺胸扩胸的作用,每个施力点和反作用力点均为明确需要矫正和保持的人体部位,设计合理,可以有效地改善和修复脊柱病变。
3、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式多效四力点形体训练器,肩部向后的牵引力受力点、腰腹部向后的受力点与背部向前的受力点形成一个闭合力矩系统,充分加压后可有效产生并保持双肩先后且略有向上展阔,腰腹赘肉被收束,脊椎挺直的受力分布,力学作用十分合理。同时双肩的向后的牵引受力点与背部向前的受力点形成另外一个闭合的力矩系统,产生并保持双肩后展与外扩、前胸同时缠身向前挺出和扩展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牵引脊椎向后拉直,对含胸、探脖等脊柱病变有良好的改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黎明,未经杨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80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