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激发袋式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89346.7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9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吕威;舒斌;黄勇刚;王聪;周国熠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46/02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冯卫平 |
地址: | 430061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激发 除尘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静电激发袋式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环保除尘设备主力分为两种形式,即静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另外还有少量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袋复合除尘器,这几种除尘设备均存在天生缺陷,难以适应我国对环境质量及节能降耗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役电除尘器除尘效率相对较低,大多对微细粒子捕集能力有限,PM10及以下的粉尘不能有效去除,对烟尘排放浓度50mg/Nm3的标准显得相当困难。而即将实施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则要求去除呼吸性粉尘(PM2.5);新颁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尘排放质量浓度要求小于30 mg/Nm3,北京及沿海地区要求更加严格,如北京地方标准对新建燃煤电厂锅炉要求的烟尘排放浓度仅为10mg/Nm3 ,在用锅炉也不能超过20mg/Nm3。在这种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下,再无限增加电场长度,不仅仍然无法满足排放达标的要求,反而增加占地面积与运行能耗。
袋式除尘器的过滤效率较高,在滤袋的滤料上加以改进,如增加滤料单位比表克重、表面采用超细面层等措施,对去除PM2.5有较好效果,也能满足排放浓度10mg/Nm3的要求,但单纯的袋式除尘器运行阻力是静电除尘器的数倍,滤袋针对新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更增大了其过滤阻力,从而加大了整个除尘系统的能耗。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将电除尘与袋除尘前后两个区域有机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烟气通过前级电场后,粉尘荷电,进入袋区,荷电粉尘使滤袋表面粉尘层结构疏松,粉尘层形成的表面过滤效果好,清灰容易,而且微细粉尘失去电荷后产生凝并,使除尘效率提高,对PM2.5的捕集效率也有所提高。但是,该型除尘器粉尘荷电时间短,几秒钟后荷电就消失,后部滤袋表面受电场的作用几乎忽略不计。虽然此种除尘器运行阻力较纯袋式除尘器低,但加上电除尘部分高压电源的能耗,总能耗与纯袋式除尘器相当。
鉴于此,设计一种即能超高效除尘,对PM2.5微细粉尘有高捕集率,且能耗低的一种新型除尘技术,是环保行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静电激发袋式除尘系统,其相对纯电除尘器除尘效率高,特别是对细微颗粒物PM2.5的捕集效率很高;而相对纯袋运行阻力低,设备运行能耗低,滤袋寿命则大幅提高。其优良性能符合节能减排工作需要。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是:一种静电激发袋式除尘系统,包括设置于壳体外的高压电源,及设置于壳体内的电晕线和滤袋,电晕线与高压电源联接,其中,所述电晕线的一端通过高压绝缘瓷瓶支撑于花板上,另一端与电极导轨相连,电极导轨通过高压绝缘瓷瓶固定在壳体内,滤袋上缘固定于花板,花板将壳体内部分隔成粉尘区和净气区,电晕线和滤袋是均匀间隔分布。
而且,每相邻四条所述滤袋的中心处布置一根电晕线。
而且,所述滤袋中编有导电纤维。
而且,所述滤袋下部设置接地电线和固定于壳体的滤袋稳定器。
而且,所述电晕线是表面光滑的高碳钢丝。
而且,所述电晕线固定于花板的一端,其顶部连接电极导架,电极导架与电磁振打器连接。
而且,所述电晕线固定于电极导轨的一端,与导轨上设置的张紧轮连接。
而且,所述滤袋上部设置喷吹装置,其喷吹管对准滤袋口。
而且,所述喷吹装置的喷吹管与具有电磁脉冲阀的气包连接。
而且,所述高压电源通过自动电压可调。
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静电吸附原理和滤袋过滤原理,是利用高压电极放电使粉尘颗粒带电,用滤袋代替收尘极板的一种新型除尘技术,它具有除尘效率高、针对PM2.5粉尘高效捕集、停产安装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滤袋使用寿命高、能耗低等优点。
采用静电激发除尘技术,能使整个流场里的粉尘均匀荷电并能保持较长时间的荷电状态,由于粉尘粒子带有相同极性的电荷,相互排斥,滤袋表面粉尘层呈疏松多孔状规则排列,透气性好,粉尘容易从滤袋剥离,使得滤袋过滤阻力大幅降低,另外,静电激发只需要消耗很低的能量,电流很低并且能保持在恒稳态下,因此其总能耗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景弘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8934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漆有机废气回收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尘箱二级集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