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0595.8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0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刘华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胸腔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应用的胸腔引流管大多为橡胶管,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1)、由于胸腔引流管在临床使用中必须留置,生物相容性差的橡胶管会引发患者伤口组织粘连、感染;
2)、无定位装置的胸腔引流管在留置过程中,由于患者的运动常会使胸腔引流管非预期脱落和外滑;
3)、无独立的注药通道不仅不能使药物充分均匀的喷洒至胸腔,还提高了交叉感染的机率;
4)、无三通阀直接连接引流管冲洗胸腔及封闭引流管外出检查,不仅提高了交叉感染的机率还增加了医生的劳动量;
5)、血凝块和脓液堵塞引流口需要医护人员双手挤压引流管,以期保持通畅,但引流管管径小,挤压体积有限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6)、密闭的引流装置使取样困难,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是不利的;
7)、专利CN101461979A公开了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但没有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引流管易滑动、脱落,导头易堵塞;
8)、专利CN2694988Y公开了一种气囊胸腔引流管,可较好地固定引流管,但没有可给药的辅助导管,加压及胸腔冲洗端.
9)、专利CN201996963U公开了一种双向定位的胸腔引流管,可有效定位引流管,但仅有气囊定位系统,不能清洗,给药及方便医生操作.
10)、现有技术无注药导管及三通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性化设计,适合不同人群的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解决的:一种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装置包括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第一药物出口管道、第二药物出口管道、定位气囊、气囊导管开口、气囊导管、防返流注药阀、右管腔末端、防返流注气阀、第一给药导管、第二给药导管、三通阀T,本实用新型特殊之处在于所述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的一端设为月牙形,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另一端设有右端内螺纹,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内腔置有第一输药导管、第二输药导管;所述第二防返流注药阀一端分别与第一输药导管、第二输药导管一端相通连接;所述第一输药导管与第一给药导管相通连接,所述第二输药导管与第二给药导管相通连接;所述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内腔置有气囊导管;所述气囊导管的一端与第一防返流注气阀相通连接,另一端置入到定位气囊内;所述定位气囊中的气囊导管开口与气囊导管的端口相通连接;所述第一输药导管另一端与第二药物出口管道相通连接;所述第二输药导管另一端与第一药物出口管道相通连接;所述右管腔末端内螺纹与三通阀T一端相通连接,导头上相通连接一个引流孔,三通阀T中间注水端与注射器结合相通, 三通阀T瓶端与胸腔闭式引流瓶相通连接。
所述三通阀T接胸腔引流管一端为倒勾螺纹,与引流管不可复性相通连接;接胸瓶引流管一端为螺纹可与胸瓶引流管可复性相通连接,中间腔体可与注射器相通连接,并连接一个避免污染的螺帽。
所述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内径分别为0.5cm、0.7cm、1.0cm;管腔末端内径为1.2cm。
所述带有引流通道的管体、定位气囊为无毒的医用硅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人性化设计,适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同时还有以下优点:
(1)、多功能胸腔闭式引流管由无毒的医用硅橡胶制成,与人体组织、血液、组织液生物相容性优异,可有效地避免粘连和感染的发生。
(2)、多规格的管体内径、导头的月牙形设计及凸面的长方形引流孔提供了充分的引流并可避免吸壁。适用多个年龄层次使用。
(3)、平行于胸壁的梭行气囊设计防止了引流管的非预期脱落及紧贴胸壁减少死腔。
(4)、导头凹处的注药孔及在管壁潜行的导管最后汇聚到管外形成一个腔头并连接1个单向阀可有效的经此向胸腔内注射药物,减少了药物贴壁浪费及预防交叉感染。
(5)、管腔末端内壁采用螺纹装倒勾设计可与三通阀不可复性连接,避免滑脱且美观。
(6)、三通阀T接胸腔引流管一端采用倒勾螺纹设计,与引流管不可复性连接;接胸瓶引流管一端采用螺纹设计,可有效的连接但可重复;中间腔可与注射器结合,可有效的冲洗胸腔引流管加压推动脓栓和采样,有1个螺帽可避免污染。
(7)、设置为3个型号,引流管内径分别为0.5cm、0.7cm、1.0cm;管腔末端内径均为1.2cm,个性化设计适合不同人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市儿童医院,未经西安市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0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