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省力厨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1650.5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6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赵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铁军 |
主分类号: | B26B3/00 | 分类号: | B26B3/00;B26B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650011 云南省昆明市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省力 厨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具体涉及一种省力厨刀。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厨刀形状为矩形或近似矩形,在刀体的后端上侧设置刀柄。这种厨刀在切割坚韧食材(如:风干度高的牛、猪等肉干、机制饵块等食材)时,由于手握刀柄的施力点离刀刃的切割点较远,食材较坚韧,所以需要用较大的腕力才能完成食材的切断操作。为了减轻操作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切割效率,操作者通常将手移动到传统厨刀的刀柄与刀体结合点,这样的操作方法存在操控不灵活、不可靠,食材的切割厚薄难以控制,刀体容易将手磨起水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省力厨刀,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可以显著减少操作者在切割坚韧食材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刀柄前端延伸进刀体上侧边,延伸的结合点位于刀体长度的0.55~0.7%处,刀柄前端与刀体之间留有与手指尺寸对应的持刀槽。
所述的持刀槽的宽度为2.5~3.53cm,刀柄的内侧厚度是外侧厚度的1.6~2.3倍,刀柄长度比普通厨刀刀柄延长1/3。
刀柄与刀体最佳结合点位于从刀体前端计算的刀体全长的0.618处,刀柄内侧厚度为1.1cm,刀柄外侧厚度为0.5cm。
刀体前端的上部还加工有挂刀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刀柄前端向刀体内延伸,使握刀的施力点向切割点前移,因此可以更加省力;刀柄的延长和持刀槽的设置,有利于根据人们使用厨刀的习惯和食材的坚韧性的不同,调整手握位置,更有效地提高切割效率。刀柄内侧厚度大于外侧厚度,可减少手对操作者视线的遮挡,从而提供操作者较好的操作视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刀体1、持刀槽2、刀柄3、刀柄外侧3a、刀柄内侧3b、铆钉4、挂刀孔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2,刀柄3与刀体1结合于刀体1全长的0.618处,刀柄3与刀体1间有一个宽3cm长约刀体全长的0.382比例的持刀槽2,持刀槽2的前部为光滑的圆弧形。在需要切割坚韧食材(如:风干度高的牛、猪等肉干、机制饵块等食材)时,借助这个特别设计的“持刀槽”,手握刀柄3的位置可前移至刀柄3的最前端,将坚韧食材置于手握部下方或稍前位置,这样刀体1向下对坚韧食材所施力的点与坚韧食材向上的阻尼力点尽可能接近,从而比市场上现有厨刀明显要省力不少,减少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本刀柄3比一般厨刀的刀柄长度延长约1/3,便于切割普通食材时,手握部位可向后自由移动,以方便和满足一般人使用目前市场上普通厨刀所养成的习惯。刀柄3的材料可选白椿、红椿、橡木等天然硬木材料构成,用铆钉4与刀体1牢固连接,刀柄3的左右两侧的厚度不同,刀柄内侧3b厚度为1.1cm,刀柄外侧3a厚度为0.5cm,在切普通食材时,手握部位向后移动后,可减少对操作者视线的遮挡,从而提供操作者较好的操作视野。刀体1材料采用4Gr13、5Gr15Mo、8Gr15Mo、9Gr15等不锈且硬度大韧性好的合金材料经机器(专用设备)锻打后经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构成,刀体前端靠近刀背处,冲出一个1cm的挂刀孔5,方便必要时将刀挂起。在锻打工艺中,要求从刀背至刃口均匀地逐步锻薄并将刀体两面及刀背均抛光至镜面光洁度,然后用机器精磨刀刃至锋利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铁军,未经赵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16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