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2130.6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0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马国强;冉运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攸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4/02;H01R13/5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接地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连接器为达到滤除噪声并保留实际有用信号的目的,研发设计出一种结构方式,在网络连接器外缘罩覆有金属屏蔽壳体及在连接器内设置有滤波模块来对网络连接器所接收之外部网络信号进行滤波动作,因此产品内部线路的接地是连接器必须的构件。
图1所示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一种接地结构,通过将金属屏蔽壳体1设有的接地触片11与电路板21相焊接,从而达到接地的效果。其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制程不良率过高,从图2可以清楚的看出:金属屏蔽壳体1上设有接地触片11为向产品内部延伸而成,而要将接地触片11与电路板21进行焊接极易受到空间的限制,不便于焊接操作。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的焊料和助焊剂等杂质极易飞溅入产品内部,进而造成产品因短路而发生不良。
图2所示是现有技术中连接器的另一种接地结构,是采用在壳体内设置夹子11与电路板上的接地端21相夹持的方式进行接地,这种方式虽然结构简单,但是由于夹片11容易失效,会导致接触不良。
上述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或者消售后,因客人变更或市场变化等非产品本身品质因素,而需要重装产品时,现有技术的产品非常不易拆解,拆解一次即会造成金属屏蔽壳体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连接器新结构,以此来改进连接器的制作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产品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器新结构,包括金属屏蔽壳体,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滤波组件,所述电路板的侧边设有一向外伸出的接地凸块,接地凸块的上面设有焊盘,所述金属屏蔽壳体的外侧壳体与所述接地凸块相对应的部位一体冲制出一竖直臂,竖直臂的下边缘向外翻出构成焊接边,焊接边与壳体本体之间留有供所述接地凸块和焊盘伸出的间隙,所述焊接边与接地凸块和焊盘组成便于烙铁头焊接的平台。
所述由接地凸块和焊盘与焊接边所组成的焊接平台位于产品外部表面,所述接地凸块上设有的焊盘与电路板呈电气通连,间隙可穿置接地凸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连接器接地结构,所述焊接边与接地凸块和焊盘均伸出在壳体的外部空间,所形成的焊接平台非常易于焊接操作,同时避免了焊接产生的杂质飞测入产品内部空间内,此外,需要重工产品时,仅需将焊接部分的焊料移除,即可轻松的拆卸金属屏蔽壳体,保证零部件的完整性,从而达到重工重复利用的目的,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相比,生产成本低,制作过程更简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接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接地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接地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地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3、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的连接器接地结构,包括金属屏蔽壳体3,设置在电路板21上的滤波组件2,所述电路板21的侧边设有一向外伸出的接地凸块211,接地凸块211的上面设有焊盘212,所述金属屏蔽壳体3的外侧壳体与所述接地凸块211相对应的部位一体冲制出一竖直臂112,竖直臂112的下边缘向外翻出构成焊接边111,焊接边111与壳体本体之间留有供所述接地凸块211和焊盘212伸出的间隙113,所述焊接边111与接地凸块211和焊盘212组成便于烙铁头焊接的平台;
所述由接地凸块(211)和焊盘(212)与焊接边(111)所组成的焊接平台位于产品外部表面,所述接地凸块上设有的焊盘与电路板呈电气通连,间隙可穿置接地凸块。
参照图5,所述焊接边与接地凸块和焊盘均伸出在壳体的外部空间,所形成的焊接平台非常易于焊接操作,需要重装产品时,仅需将焊接部分的焊料移除,即可轻松的拆卸金属屏蔽壳体,从而达到重工重复利用的目的,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生产成本低,制作过程更简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攸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攸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2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