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扎用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2525.6 | 申请日: | 2012-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丁静;李银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静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B17/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戴武军 |
地址: | 26101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扎 绷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包扎用绷带。
背景技术
绷带在处理现场急救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急救处理设备,绷带主要用于在把受伤人员送到医院之前实现简单的包扎,可以极为有效的对创伤性伤口进行止血,然而现有的绷带大多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包扎,病人无法自行包扎,因此,当病人受伤后,需要等待医护人员到来才能进行止血包扎,这样不仅延误了包扎止血的时间,并且可能影响病人的后续治疗和康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病人可自行包扎的包扎用绷带。
本实用习性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扎用绷带,包括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上设有孔,所述孔位于带体的一端,所述带体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粘扣主带,所述位于孔和粘扣主带之间的带体上设有与粘扣主带相对应的粘扣副带。
所述孔的边卷折缝合形成通道,所述通道内设有绳索。
由于采用了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扎用绷带在使用的过程中,病人可在没有第二人的协助下自行完成包扎,因此不需等待医护人员的到来,为处理伤口节约了时间,也为后续治疗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包扎用绷带,包括带体1,所述带体1为长条状的带体,具有一定的宽度,所述带体1上设有孔2,所述孔2位于带体1的一端,所述孔2可以为圆孔或方孔,所述带体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粘扣主带3,所述位于孔2和粘扣主带3之间的带体1上设有与粘扣主带3相对应的粘扣副带4,所述的粘扣副带4设置在带体1的一侧或两侧,使用时,病人将带体1带有粘扣主带3的一端穿过孔2,穿过后再反向绕回,所述带有粘扣主带3一端的带体1绕回后粘连在粘扣副带4上,将绷带缠绕固定在病人身体上,所述孔2的边卷折缝合形成通道5,所述通道5内设有绳索,所述绳索拉紧后可起到加固绷带缠绕的作用,使绷带的止血效果更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静,未经丁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25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