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265.4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卢金荣;张和啟;苏振加;赖兆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成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5 | 分类号: | B60G21/055;B60G11/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64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板簧座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悬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平衡悬架装置主要是由板簧座、平衡轴支架、连接轴、平衡轴等组成的。该平衡悬架装置主要是保证车辆行驶在不平路面上时能够自动调整单边的两后轮能够与路面良好接触的目的,其原理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平衡轴与板簧座之间的连接是要通过一连接结构进行连接的;如图1所示,传统的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平衡轴1’、压盖2’以及螺栓3’;平衡轴轴端的内轴体上有一段螺纹,将压盖套2’装在平衡轴1’轴端上,通过螺栓3’将压盖固定在平衡轴1’上。然后再将板簧座通过压盖2’与平衡轴进行连接。该螺栓一般用M80悬挂大螺栓3’;由于市场上特大扳手少,因此用M80悬挂大螺栓3’将压盖2’锁合到平衡轴1’上操作比较麻烦,且压盖2’和平衡轴1’的结合不够牢固;且通过一个大螺栓进行固定压盖2’存在着一个弊端,当汽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时,平衡轴1’产生的力全部由1个螺栓3’承担,长而久之,螺栓3’会容易发生断裂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使压盖和平衡轴之间的结构更加牢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平衡轴和压盖,还包括四个螺栓,所述平衡轴的轴端的内轴体上套设有一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开设有四个螺孔,所述四个螺孔对称的分布在紧固件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压盖上开设有四个通孔,所述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螺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螺栓贯穿所述通孔和螺孔将所述压盖固定在所述平衡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上的四个螺栓中两个对角线设置的螺栓的规格为M20;剩余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的螺栓的规格为M24。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平衡轴的轴端的内轴体上套设有一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开设有四个螺孔,并在压盖上开设有四个通孔,然后通过四个螺栓分别贯穿通孔和螺孔将所述压盖固定在所述平衡轴上;板簧座就可以通过压盖与平衡轴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四个螺栓将压盖和平衡轴的轴端进行结合,压盖和平衡轴之间更加牢固,且操作方便,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平衡轴与板簧座的连接结构,包括平衡轴1和压盖2,还包括四个螺栓3,所述平衡轴1的轴端的内轴体上套设有一紧固件4,所述紧固件4开设有四个螺孔41,所述四个螺孔41对称的分布在紧固件4中心线的两侧;所述压盖2上开设有四个通孔21,所述通孔21的位置与所述螺孔4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螺栓3贯穿所述通孔21和螺孔41将所述压盖2固定在所述平衡轴1上。这样通过四个螺栓3进行固定,使得压盖2和平衡轴1之间更加牢固;板簧座(未图示)就可以通过压盖2与平衡轴1进行连接。其中紧固件4可以是圆环状块体,该紧固件4与平衡轴是一体成型的或者紧固件4是点焊连接在平衡轴1的轴端的内轴体上。
如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其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压盖2上的四个螺栓中是四个不同的螺栓,其中两个对角线设置的螺栓5的规格为M20;剩余的两个对角线设置的螺栓6的规格为M24。由于螺栓的规格不一样,因此紧固件上的螺孔,压盖上的通孔要相应的改变。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当汽车在颠簸的道路上行驶时,平衡轴1产生的力会均匀的分布在四个螺栓上,这样螺栓不容易发生断裂。
总之,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四个螺栓将压盖和平衡轴的轴端进行结合,压盖和平衡轴之间更加牢固,且操作方便,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成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龙岩成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