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3354.9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83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梅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东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45 | 分类号: | B22D1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7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不锈钢 水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生产装置,具体的说是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连铸始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历史非常悠久。与不锈钢的模铸相比,不锈钢连铸不仅成品率的比率大为提高(至少为10%),而且每吨产品可以降低20-130kg的标准煤的能耗,尤其是连铸坯的组织均匀、偏析较小,因此已基本取代了模铸技术,成为不锈钢生产的主要工艺支柱。
而水平连铸工艺的设备费用、占地面积以及运转费用等都比垂直连铸工艺的要少,并且由于铸件没有弯曲应力、内压小,发生的隆起也较少,因此,水平连铸由于其高的经济效益和好的产品质量获得了更多的青睐。
然而水平连铸也难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即与铸模直接接触的不锈钢熔体由于铸模的冷却作用而较快发生凝固形成坯壳,而远离铸模的熔体则冷却较慢,形成的坯壳较薄,这种凝固速度的差别,使得坯壳较薄处由于强度小而产生纵向裂纹,严重时甚至发生拉漏。
现有技术中常用来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是在铸模内壁上涂覆耐火陶瓷材料,从而降低铸模对熔体的传热冷却作用,然而由于连铸过程中熔体对耐火涂层的摩擦侵蚀非常严重,特别是铸模熔体出口侧,很容易产生涂层的剥离而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使得水平连铸连续稳定生产的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中对水平连铸装置的铸模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将铸模出口侧的内径设置为越靠近出口,内径越大,这样就能够有效缓和熔体或坯壳对于出口侧耐火涂层的摩擦侵蚀,从而延长了铸模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主要由钢水包、中间包、送料浇口、铸模、导向辊、夹紧辊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主要由铸模主体、断开环构成;所述铸模主体的内壁涂覆有耐火陶瓷层,并且在铸模主体的出口侧,越靠近出口,内径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水平连铸装置的铸模的出口侧内径设置为越靠近出口,内径越大,这样就能够有效缓和熔体或坯壳对于出口侧耐火涂层的摩擦侵蚀,从而延长了铸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铸模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不锈钢水平连铸装置,主要由钢水包8、中间包4、送料浇口5、铸模7、导向辊9、夹紧辊10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铸模主要由铸模主体1、断开环2构成;所述铸模主体1的内壁涂覆有耐火陶瓷层3,并且在铸模主体1的出口侧,越靠近出口,内径越大。
浇注时,钢水由钢水包8流经中间包4后再经送料浇口5进入铸模7的铸模主体1内,钢水由于接触到铸模主体1内壁而被冷却,形成坯壳6,坯壳6通过夹紧辊10等拉引装置被拉出形成铸片11,新的钢水流入、冷却、成坯,如此反复实现水平连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东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东盟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33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