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控制的海水龙虾种苗淡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623.3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140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裕金;郭明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浦县顺发水产育苗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杨依展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控制 海水 龙虾 种苗 淡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算机控制的海水龙虾种苗淡化设备。
背景技术
海水龙虾个体大、味道美、营养极丰富,被视为虾中之王,具有观赏、食用及药用的多种价值,为出口创汇的名特优新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海水龙虾在自然海区长成商品规格约需4~5年的时间,才能达到500克/尾的商品规格,在自然环境中孵化的幼体,绝大多数是适应不了环境变化而遭淘汰,成为其他海洋动物的饵料,真正能长成大龙虾的为数极少。
现有市场上,还没有发现有用于海水龙虾种苗淡化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计算机控制的海水龙虾种苗淡化设备,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计算机控制的海水龙虾种苗淡化设备,它包括:
一育苗池(10);
一能检测育苗池(10)水体电导率的电导率探头(20),它连接育苗池(10);
一能检测育苗池(10)水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30),它连接育苗池(10);
一海水供应处(40)和一海水进水泵(50),所述海水进水泵(50)连接海水供应处(40)和育苗池(10);
一淡水供应处(60)和一淡水进水泵(70),所述淡水进水泵(70)连接淡水供应处(60)和育苗池(10);
一能加热育苗池(10)水体的加热系统(80),它连接育苗池(10);及
一计算机控制器(90),它信号连接电导率探头(20)、温度传感器(30)、海水进水泵(50)、淡水进水泵(60)和加热系统(8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它还包括:
一水循环泵(100),它连接育苗池(10),而且,所述计算机控制器(90)信号连接水循环泵(100)。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计算机控制器能根据检测的电导率判断水体盐度,根据种苗淡化技术要求控制加入淡水以淡化水体或是加入海水以加盐化水体;能根据温度传感器判断水体温度,根据种苗淡化技术要求加热或自然冷却;它能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育苗技术要求,实现全自动化的种苗淡化,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查阅图1,计算机控制的海水龙虾种苗淡化设备,它包括一育苗池10、一电导率探头20、一温度传感器30、一海水供应处40、一海水进水泵50、一淡水供应处60、一淡水进水泵70、一加热系统80、一计算机控制器90和一水循环泵100。
所述电导率探头20,它连接育苗池10,用于检测育苗池10水体电导率。
所述温度传感器30,它连接育苗池10,用于检测育苗池10水体温度。
所述海水进水泵50连接海水供应处40和育苗池10,以使得打开海水进水泵50即可将育苗池注入海水。
所述淡水进水泵70连接淡水供应处60和育苗池10,以使得打开淡水进水泵70即可将育苗池注入淡水。
所述加热系统80,它连接育苗池10,用于加热育苗池10水体。本实施例之中,所述加热系统80例如为电热棒或锅炉或生物质能加热炉或其他加热方法。
所述水循环泵100,它连接育苗池10,用于循环育苗池10水体。
所述计算机控制器90,它信号连接电导率探头20、温度传感器30、海水进水泵50、淡水进水泵60、加热系统80和一水循环泵100。
所述海水龙虾种苗的淡化育苗技术,如:
步骤1,用于将刚孵化出的龙虾苗幼体置于原海水中,且水温31℃,保持时间3天,喂养轮虫;
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第72小时(第3天)时,计算机控制加入淡水,使原水体电导率降低10%,也是使原海水盐度降低10%,水温维持31℃;均匀添加淡水,添加时间为0.5天,然后在该水质环境中保持时间2.5天;
步骤22,第144小时(第6天)时,计算机控制加入海水,使电导率提升5%,也是使原海水盐度提升5%,水温维持31℃;均匀添加海水,添加时间为0.5天,然后在该水质环境中保持时间2.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浦县顺发水产育苗场,未经漳浦县顺发水产育苗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耐用大棚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蔬菜种植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