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指纹电子防盗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4699.6 | 申请日: | 201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方国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金来利电子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49/00;E05B15/10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02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 电子 防盗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具,具体涉及一种指纹电子防盗锁。
背景技术
电子锁是锁具中的一种,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的问世,出现了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密码锁,它除具有电子密码锁的功能外,还引入了智能化管理、专家分析系统等功能,从而使密码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应用日益广泛,使电子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电子锁按照输入密码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按键式电子锁:采用键盘(或组合按钮)输入开锁密码。2、拨盘式电子锁:采用机械拨盘开关输入开锁密码。3、电子钥匙式电子锁:使用电子钥匙输入(或作为)开锁密码。电子钥匙是构成控制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钥匙可以由元器件或由元器件构成的单元电路组成,做成小型手持单元形式。电子钥匙和主控电路的联系可以是声、光、电磁等多种形式。4、触摸式电子锁:采用触摸方法输入开锁密码。5、生物特征式电子锁:将声音、指纹等人体生物特征作为密码输入,由计算机进行模式识别控制开锁,智能化程度高。
现有的电子锁包括电子控制装置及机械锁具,电子控制装置是以单片机(AT89051)为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完成密码的设置、存贮、识别和显示,并通过电机或电磁执行器驱动机械锁具装置实现锁定或开锁。单片机接收输入的密码信息,并与存贮在EEPROM中的密码进行比较,如果密码正确,则开锁;如果密码不正确,则不能开锁。机械锁具主要由锁体、反锁主锁舌、斜锁舌、室内反锁锁舌、锁舌驱动机构、上锁杆及下锁杆组成,上锁杆及下锁杆通常也称为天地杆,锁舌驱动机构包括主齿轮、斜锁舌拔叉及转臂,转臂带有与主齿轮相啮合的齿条,转臂通过销轴与反锁主锁舌、上锁杆及下锁杆连接,上锁杆及下锁杆上设有方向相反的斜槽,主齿轮转动带动转臂旋转,使反锁主锁舌和天地杆伸出,实现锁紧动作;主齿轮反向转动带动转臂旋转,使反锁主锁舌、上锁杆及下锁杆缩回,实现开锁动作。反锁主锁舌一般分为单排整体结构、双个分支结构、三个分支结构及多个分支结构,由于锁体结构的限制,反锁主锁舌的数量不宜太多,因此,限定了反锁主锁舌的防盗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子锁防盗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指纹电子防盗锁,该指纹电子防盗锁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半环形锁舌,有效地提高了其防盗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及防盗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电子防盗锁包括电子控制装置及锁具,机械锁具主要由锁体、反锁主锁舌、斜锁舌、室内反锁锁舌、锁舌驱动机构、上锁杆及下锁杆组成,锁舌驱动机构包括主齿轮、斜锁舌拔叉及转臂,转臂带有与主齿轮相啮合的半齿轮,转臂通过销轴与反锁主锁舌、上锁杆及下锁杆连接,上锁杆及下锁杆上设有方向相反的斜槽,销轴位于斜槽内,锁体的上下两侧分别铰接有半环形锁舌,锁体的侧壁上设有半环形锁舌穿出和穿入的通孔,半环形锁舌的中心固定有齿轮,上锁杆及下锁杆上均设有齿条,齿条与相应的半环形锁舌上的齿轮相啮合。
所述的锁体上铰接有扭簧,扭簧的另一端与半环形锁舌的末端相铰接。
所述的半环形锁舌的内壁固定有两个轮幅,齿轮固定在两个轮幅的交叉处。
所述的反锁主锁舌和半环形锁舌的截面为矩形或圆形。
所述的反锁主锁舌为单排整体结构、双个分支结构、三个分支结构及多个分支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在锁体内增加了两个半环形锁舌,两个半环形锁舌分别与上锁杆及下锁杆联动,实现锁定和开锁,提高了锁具的防盗性能,具有结构简单及防盗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体,2-反锁主锁舌,3-斜锁舌,4-室内反锁锁舌,5-锁舌驱动机构,51-主齿轮,52-斜锁舌拔叉,53-转臂,54-半齿轮,55-销轴, 6-上锁杆,7-下锁杆,8-斜槽,9-半环形锁舌,91-轮幅,10-通孔,11-齿轮,12-齿条,1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金来利电子锁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金来利电子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4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