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5444.1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录;李洪涛;安兴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学院;张海录 |
主分类号: | A63H27/18 | 分类号: | A63H2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22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飞行器 机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行器机架,具体涉及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
背景技术
四轴飞行器是微型飞行器的其中一种,也是一种智能机器人。最初是由航空模型爱好者自制成功,后来很多自动化厂商发现它可以用于多种用途而积极生产研制。它利用有四个旋翼作为飞行器引擎来进行空中飞行,它的尺寸较小、重量较轻、适合携带,具备自主导航飞行能力。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飞行任务。同样也可以应用于娱乐,比如弹钢琴曲、增强现实感的虚拟游戏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四轴飞行器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四轴飞行器的飞行状况和制造成本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有四轴飞行器的机架存在结构复杂,且加工制造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四轴飞行器的机架存在结构复杂,且加工制造难度大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它包括中心板,中心板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下凸台,飞行器机架上还设有M个压板和N个碳杆;中心板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与碳杆形状相匹配的下凹槽,所述下凹槽呈环形阵列在中心板上,下凸台与下凹槽间隔设置;压板的两端带有外沿,所述外沿与下凸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板的下端设有与碳杆形状相匹配的上凹槽,上凹槽与下凹槽之间形成碳杆固定孔,碳杆的一端设置在碳杆固定孔的下凹槽上,螺栓穿过压板和碳杆固定孔后将碳杆固定在中心板上。
上述M和N的数量相同。M数量为3个、4个或6个;N数量为3个、4个或6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廉,便于大规模推广使用。2.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碳杆的数量,即可拆装成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使用方便、灵活;而且拆装的轴数越多,所承受的负载越重、强度越高,延长了飞行器机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轴飞行器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四轴飞行器机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六轴飞行器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包括中心板1,中心板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下凸台1-1,中心板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与碳杆3形状相匹配的下凹槽1-2,所述下凹槽1-2呈环形阵列在中心板1上,下凸台1-1与下凹槽1-2间隔设置;压板2的两端带有外沿5,所述外沿5与下凸台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板2的下端设有与碳杆3形状相匹配的上凹槽2-1,上凹槽2-1与下凹槽1-2之间形成碳杆固定孔,碳杆3的一端设置在碳杆固定孔的下凹槽1-2上,且相邻两个碳杆之间间隔120°,螺栓4穿过压板2和碳杆固定孔后将碳杆3固定在中心板1上。
本实施方式设有三根碳杆3,为三轴飞行器机架。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廉,使用灵活、方便,与二轴飞行器机架相比,具有负载重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包括中心板1,中心板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下凸台1-1,中心板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与碳杆3形状相匹配的下凹槽1-2,所述下凹槽1-2呈环形阵列在中心板1上,下凸台1-1与下凹槽1-2间隔设置;压板2的两端带有外沿5,所述外沿5与下凸台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板2的下端设有与碳杆3形状相匹配的上凹槽2-1,上凹槽2-1与下凹槽1-2之间形成碳杆固定孔,碳杆3的一端设置在碳杆固定孔的下凹槽1-2上,且相邻两个碳杆之间间隔90°,螺栓4穿过压板2和碳杆固定孔后将碳杆3固定在中心板1上。
本实施方式中的产品为四轴飞行器机架,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加工,成本低廉,使用灵活、方便,便于拆装,与二轴、三轴飞行器机架相比,具有负载较重、强度较高的优点。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一种多轴通用的飞行器机架包括中心板1,中心板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下凸台1-1,中心板1的上端设有若干个与碳杆3形状相匹配的下凹槽1-2,所述下凹槽1-2呈环形阵列在中心板1上,下凸台1-1与下凹槽1-2间隔设置;压板2的两端带有外沿5,所述外沿5与下凸台1-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压板2的下端设有与碳杆3形状相匹配的上凹槽2-1,上凹槽2-1与下凹槽1-2之间形成碳杆固定孔,碳杆3的一端设置在碳杆固定孔的下凹槽1-2上,且相邻两个碳杆之间间隔60°,螺栓4穿过压板2和碳杆固定孔后将碳杆3固定在中心板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学院;张海录,未经黑龙江科技学院;张海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54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