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喇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362.9 | 申请日: | 2012-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7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普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02 | 分类号: | 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喇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喇叭,更详而言之是指一种喇叭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可携式电子装置(如MP3播放器、手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功能愈来愈多,几乎成为一般民众必备的携身物品。
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众多的娱乐功能中,最为受到喜爱主要为音乐播放、影片播放或游戏。而可携式电子装置本身所配置的喇叭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只能称为堪用。因此,有许多的民众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音乐或影片的播放或进行游戏时,会外接一独立的喇叭音箱,以凭借外部喇叭较佳的音质来达到更佳的娱乐效果。
然而,一般的独立喇叭,在设计上仅能供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连接线连接,并无法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靠合或定位,使得在使用可携式电子装置时,需将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于一平面(如桌面)上,但如此一来,不仅在操作上较为不便,且在观赏影片时,也无法得到较佳的观赏角度,导致娱乐效果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乃在提供一种喇叭结构,是能提供可携式电子装置进行稳定的放置抵靠,以使可携电子装置能固定于一适当的位置与角度上,以提升使用者的操作便利性及观赏角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喇叭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喇叭主体,具有一共鸣音箱及两个分别设置于该共鸣音箱两端位置的喇叭,该共鸣音箱上具有一插接孔;
一放置体,具有一固定部及一与该固定部连接的放置部,该固定部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该放置部能够受外力作用而在一收合位置至一放置位置间任意移动定位;
当该放置体的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该放置部位于该共鸣音箱上,当该放置部位于放置位置时,该放置部是呈展开状,以供一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定位。
还包括有一控制器,其设置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内,并与该插接孔及该两个喇叭电性连接。
该喇叭主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插接孔的第一孔。
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至少一个减压孔。
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减压孔的第二孔。
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一电源状态识别孔。
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电源状态识别孔的第三孔。
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还具有一电源开关。
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上具有一连通该电源开关的第四孔。
该放置体为一可挠性带体,其一段圈绕固定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上以构成该固定部,另一段则未固定于该共鸣音箱上以构成该放置部。
该放置体的固定部外侧面上具有一第一结合部,该放置部内侧面上具有一第二结合部,当该放置部位于收合位置时,该第一结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加以结合。
该第一结合部为一魔鬼毡,该第二结合部为一能够与该第一结合部粘结或受力分离的魔鬼毡。
该第一结合部为一磁性扣,该第二结合部为一能够与该第一结合部磁吸或受力分离的磁性扣。
该放置体的放置部内侧面上具有若干的止滑条。
该放置体的固定部为一硬质的半圆板片,该放置部为一硬质的半圆板片,该固定部是固接于该喇叭主体的共鸣音箱下半部外周面上,该放置部一侧凭借至少一铰链而连接于该固定部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喇叭结构,不仅能用以将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音源加以播放,更能提供该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放置定位功效,以能让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摆放位置更加地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增进使用上的音响效果及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呈展开时的状态;
图8是图7所示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其主要显示呈收合时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普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奇普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3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