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荧光二抗孵育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6714.0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3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庆;付文娟;崔有宏;卞修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 孵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体孵育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蛋白质印迹中荧光二抗孵育的孵育盒。
背景技术
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是经常使用的一种实验技术,即将目的蛋白进行电泳分离后转移至PVDF膜上,再与已知的蛋白抗体杂交,最后通过酶系统的显色反应对目的蛋白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包括电泳、转移、封闭、杂交和显色五个过程,其中封闭和杂交过程可合称为抗体孵育过程。
然而,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用于荧光抗体孵育的商品化实验装置,目前实验室中通常使用一种长方形的塑料袋或圆形培养皿孵育抗体。但是,塑料袋孵育或圆形培养皿孵育操作非常不方便,极易造成抗体孵育不均匀,导致结果重复性不好,特别是对于蛋白质印迹中荧光二抗孵育,要求孵育过程尽量避光,避免荧光被淬灭,塑料袋孵育或圆形培养皿孵育更是不容易满足上述要求。另外,塑料袋孵育或圆形培养皿孵育一次只能孵育一个抗体或一次只能孵育几个孵育条件相同的同种抗体,不能满足实验中同时孵育多种不同抗体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荧光二抗孵育盒,操作方便,抗体孵育均匀,结果重复性好,特别适用于荧光二抗孵育。
本实用新型的荧光二抗孵育盒,包括外盒、内盒和盒盖,所述外盒的盒壁上开有插槽,内盒的盒壁上设有插块,所述内盒置于外盒内且内盒的插块与外盒的插槽插接配合,所述盒盖盖于外盒上,所述外盒和盒盖均由遮光材料制成。
进一步,所述内盒内设有至少一块隔板,隔板将内盒分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
进一步,所述盒盖上设有把手;
进一步,所述外盒和内盒均为长方体,所述盒盖为长方形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由外盒、内盒和盒盖组成,使用时先将PVDF膜放入内盒中,然后加入适量抗体孵育液,再将内盒置于外盒内插接固定,最后盖上盒盖,即可置于摇床上进行抗体孵育,操作较为方便,抗体孵育均匀,结果重复性好;同时,外盒与内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可加入一定量的水,起到保湿的作用,并且外盒和盒盖均由遮光材料制成,使荧光不易被淬灭,特别适用于荧光二抗孵育。另外,内盒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内盒分为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可同时孵育多种不同的抗体。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外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盒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外盒和内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外盒、内盒和盒盖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图1为外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内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盒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外盒和内盒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5为外盒、内盒和盒盖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荧光二抗孵育盒,包括外盒1、内盒2和盒盖3,所述外盒1的盒壁上开有插槽11,内盒2的盒壁上设有插块21,所述内盒2置于外盒1内且内盒2的插块21与外盒1的插槽11插接配合,所述盒盖3盖于外盒1上,所述外盒1和盒盖3均由遮光材料制成。
使用时先将PVDF膜放入内盒2中,然后加入适量抗体孵育液,再将内盒2置于外盒1内插接固定,最后盖上盒盖3,即可置于摇床上进行抗体孵育,外盒1与内盒2之间有一定的空间,可加入一定量的水,起到保湿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盒2内设有两块隔板22,隔板22将内盒2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空间;可同时孵育三种不同的抗体。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隔板可以为一块以上,将内盒分为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空间,形成多种规格的孵育盒。
本实施例中,所述盒盖3上设有把手31。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盒1和内盒2均为长方体,所述盒盖3为长方形板。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67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缆交接箱
- 下一篇:用于血糖仪的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