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梯专用折叠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98705.5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8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幼清;俞海萍;马丽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A47C4/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东良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3 | 代理人: | 潘志龙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专用 折叠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椅,特别是公开一种电梯专用折叠椅。
背景技术
目前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且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普通的电梯内无专用的安全设施,老年人及体弱者上下电梯时无扶手依靠及借力,遇到腿脚不便的老人或患者时,电梯内由于空间狭小,通常都没有放置座椅,给腿脚不便者带来站立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的电梯专用折叠椅。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专用折叠椅,包括椅座面板、折叠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架的顶部设有旋转式固定支架,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的一端与电梯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套在折叠支架的顶部形成可旋转式连接。
所述折叠支架由一矩形框架、一U形框架、一对支架连杆、一对面板连杆构成,所述U形框架的两个顶端与所述矩形框架的两个对边的中下部通过支架连杆相连,所述支架连杆的两端与矩形框架、U形框架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支点,所述座椅面板的两边与矩形框架的两个对边通过螺杆相连并且座椅面板位于所述支架连杆的下方,所述座椅面板与矩形框架的连接处的下方由面板连杆将座椅面板与U形框架的两边相连,所述座椅面板、矩形框架、U形框架、支架连杆、面板连杆形成折叠联动,所述矩形框架的顶部一边与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相连。
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的一端固定在电梯壁上,另一端形成圆形套筒状的连接端,所述折叠支架的顶端嵌套于连接端内,所述折叠支架可沿旋转式固定支架进行上下转动。
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为弹簧铰链,所述弹簧铰链的一端与电梯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折叠支架的顶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的折叠椅基础上对其进行改进,通过在折叠支架的顶部设置旋转式固定支架与电梯壁相连,实现了折叠椅靠电梯壁进行折叠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使用方便、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
其中:1、椅座面板;2、矩形框架;3、U形框架;4、支架连杆;5、面板连杆;6、支点;7、旋转式固定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椅座面板1、折叠支架,所述折叠支架由一矩形框架2、一U形框架3、一对支架连杆4、一对面板连杆5构成,所述U形框架3的两个顶端与所述矩形框架2的两个对边的中下部通过支架连杆4相连,所述支架连杆4的两端与矩形框架2、U形框架3的连接处分别形成支点6,所述座椅面板1的两边与矩形框架2的两个对边通过螺杆相连并且座椅面板1位于所述支架连杆4的下方,所述座椅面板1与矩形框架2的连接处的下方由面板连杆5将座椅面板1与U形框架3的两边相连,所述座椅面板1、矩形框架2、U形框架3、支架连杆4、面板连杆5形成折叠联动;所述折叠支架的矩形框架2的顶部设有旋转式固定支架7,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7的一端与电梯壁固定相连,另一端套在折叠支架的矩形框架2的顶部形成可旋转式连接。
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7的一端固定在电梯壁上,另一端形成圆形套筒状的连接端,所述折叠支架的矩形框架2的顶端嵌套于连接端内,所述折叠支架可沿旋转式固定支架7进行上下转动。或者,所述旋转式固定支架7为弹簧铰链,所述弹簧铰链的一端与电梯壁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折叠支架的顶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987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叶片减振装置
- 下一篇:一种瓦斯监测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