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智能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0282.6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8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成;刘伟喆;吴宪;怀新江;刘学科;张晓东;刘孝峰;伏军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同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10/06 | 分类号: | B60W10/06;B60W10/30;B60W30/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00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智能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车辆操控系统的改进,具体指一种对车辆发动机和空调系统进行智能控制的系统,属于汽车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特别是电子技术)更多的应用于汽车上,使得车辆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便利的人机操作更加的人性化,车载电子设备却越来越先进和复杂。在车辆的控制技术上,除了对发动机的控制外,还涉及对空调系统、音响娱乐系统、导航系统以及安全和制动系统人性化、自动化的控制和操作。特别是针对车辆心脏的发动机所做的努力,虽然电子燃油喷射技术比传统化油器在热车环节有了很大改善,但还是需要热车,只是热车的时间上较化油器系统大大缩短。尤其在严寒的北方,室外温度很低,要使润滑系统达到良好的润滑效果需要的时间(即热车时间)更长。而一些人为了赶时间,往往是发动机一点火就加油起步,甚至在起步后马上快速行驶,这样一来,将很大程度的影响发动机寿命,降低燃油经济性。然而如果严格地进行原地热车,往往又要耽误两、三分钟时间,使得人们左右为难。
经常开车的人还有这样的体会,在炎热的夏天,当车辆停在室外,特别是受太阳直射的情况,当打开车门进入车内启动车辆时,此时车内的温度相当高,达到50多度。就算马上启动发动机并将空调开启,也需要几分钟才能将车内温度慢慢降下来,在之前的这段时间,车内人员如同呆在蒸笼里般,非常难受。而在冬天,特别是北方的冬天,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只是此时的很热变成了很冷,总之都让人感到非常不舒适。车内太热或太冷,除了让人感到不舒服外,还影响人的驾驶操作,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寒冷的天气,人的手脚发僵,灵活性大大降低,更容易影响操作。
另外,由于空调在怠速下的制冷或者暖车是相对较慢的,对于需要更快速的让车内空气达到舒适效果的人来讲,几分钟都觉得漫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车辆发动机和空调系统提前进行启动的智能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车辆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点火系统、空调操作系统和燃油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车辆上设有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该无线信号接收装置通过信号识别处理器分别与发动机点火系统、空调操作系统和燃油控制系统的输入端电连接;本车辆智能控制系统还包括与无线信号接收装置进行无线通信连接的遥控指令发射装置,遥控指令发射装置上集成有发动机点火遥控电路、空调启动遥控电路和发动机转速遥控调节电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遥控指令发射装置是设有发动机点火遥控指令发射触发按钮、空调启动遥控指令发射触发按钮以及发动机转速遥控调节指令发射触发按钮的无线遥控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车内设有车载电话系统,所述遥控指令发射装置是集成有来电触发电路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来电触发电路中设有来电信号监听端口,来电信号监听端口与车载电话系统数据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遥控指令发射装置是集成有移动终端通信模块的无线信号发射器,所述移动终端通信模块设有SIM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遥控指令发射装置发出遥控信号,无线信号接收装置收到该遥控信号后,将信号传输给发动机点火系统、空调操作系统和燃油控制系统,实现对发动机点火、启动空调以及转速调节操作。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根据室外温度或人的需要,提前启动发动机,让车辆自行热车,避免人在热车过程中干等的烦恼。
2、可以根据需要,提前启动车辆空调系统,使车内温度在人进入车内时达到比较舒适的温度,或制冷或供暖,让驾乘者感到一种舒心。
3、在开启空调的时候,转速可调让空调效果可根据人的需要变的非线性,理想化的感受会给驾乘者带来别有的愉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系统构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同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同捷工业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0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