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225.X | 申请日: | 2012-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8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储险峰;王少林;江剑飞;杨陈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雄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E21F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 大型 密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具体涉及一种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
背景技术
煤炭生产过程中伴随而来的采矿事故频发,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一直是近年来困扰煤炭行业的安全问题。由于煤矿事故存在破坏力大、原因复杂和易引起继发性事故等特点,使得矿难发生后外界无法及时展开救援。所以在矿山井下作业面放置具备抗压、防毒、防水、隔热并能提供必需的生存条件的应急救生舱是非常必要的。矿用救生舱是一种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的安全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和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被困人员还能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因此,国内外都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对矿用救生舱进行应用研制。
矿用救生舱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类。由于移动式救生舱能够随着作业场所变迁而移动,可根据需要改变架设位置,具有方便灵活的特点,所以应用日趋广泛。无论固定式还是移动式矿用救生舱基本上都有过渡舱、生存舱组成。目前,矿用救生舱密闭门的口径较小,人员进出不很方便,发生紧急情况时更是影响人员的进入速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人员进出方便、安全防护性能好的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门体,门体内设有耐火层,两端设有手轮的轴穿过门体,门体背面的轴上设有小齿轮,门体背面还设有与小齿轮啮合的大齿轮,大齿轮的左侧连接上连杆、右侧连接下连杆,上连杆与T形杆连接,T形杆与三个左锁舌杆连接,其中间的左锁舌杆经下斜杆与下锁舌杆连接;所述下连杆与倒T形杆连接,倒T形杆与三个右锁舌杆连接,其中间的右锁舌杆经上斜杆与上锁舌杆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手轮转动轴,经小齿轮驱动大齿轮,再由大齿轮的左右两侧的上连杆、下连杆带动T形杆和倒T形杆,从而使左、右、上、下的锁舌杆锁紧门体。这样的锁紧机构,可以将门体尺寸做得更大,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人员进出方便、安全防护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矿用救生舱的大型密闭门它包括门体1,门体1内设有耐火层,两端设有手轮2的轴穿过门体1,门体1背面的轴上设有小齿轮3,门体1背面还设有与小齿轮3啮合的大齿轮4,大齿轮4的左侧连接上连杆5、右侧连接下连杆6,上连杆5与T形杆7连接,T形杆7与三个左锁舌杆8连接,其中间的左锁舌杆8经下斜杆9与下锁舌杆10连接;所述下连杆6与倒T形杆11连接,倒T形杆11与三个右锁舌杆12连接,其中间的右锁舌杆12经上斜杆13与上锁舌杆14连接。
门体1的尺寸可达到1400mm×600mm,通过铰链与门洞连接。使得人员进出非常方便,有助于避险人员迅速地进入救生舱内避险。在尺寸较大的同时,其防爆性能同样达到安标的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雄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雄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矿用可移动救生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