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套环空注入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584.5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魏萍;肖博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佰文恒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10002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套环空 注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应用的井下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油套环空注入阀。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中,特别是海上油气井和注水井投产完井时,为封闭油套环空,确保生产安全,通常在投产完井管柱上配套使用封隔器。这种结构的井下配套工具,为油井的投产完井管柱上配套使用发挥了作用,但其同时存在着如下的缺点或不足:①如果在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油套环空注入液体(如同井注采、注水井)时,则需使用过电缆封隔器配套排气阀实现连通功能,配套工序多;②排气阀由液控管线通过液压控制开、关状态,其结构设计主要用于油井释放油套环空的游离气,当用于注入水或其它化学剂时,容易发生冲蚀、结垢、粘卡等问题;③使用寿命较短,存在较大的失效和安全风险;④外径大,液流通径小,液流通过能力和防冲蚀能力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套环空注入阀,采用内外管桥式连通结构,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套环空注入阀,包括上接头、外管、内管、阀球、阀座、引流管、下接头。所述上接头顺次与外管、下接头相连接,外管内腔安装连接有内管,内管下顺次与阀座、引流管相连接,阀球安坐于阀座上,外管与内管上设有连通的液流通孔。
其中,所述内管与外管的中部设有连通的液流通孔,内管与外管在连通的液流通孔处连为一体,并构成桥形通道。所述内管、引流管与外管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环形引流通道。所述上接头、阀座、下接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上接头、外管、下接头的连接处,设有防松销钉。所述内管的顶端为盲孔结构。所述下接头的下端为盲孔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
1.外径小,液流通径大,液流通过能力和防冲蚀能力强;
2.内部运动部件少,可有效避免粘卡现象发生;
3. 无需额外控制方式,随液流流向即可实现开关;
4.工作状态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现场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按图1所示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一种油套环空注入阀,包括上接头1、外管4、内管5、阀球6、阀座7、引流管8、下接头9。上接头1顺次与外管4、下接头9相连接,外管4内腔安装连接有内管5,内管5下顺次与阀座7、引流管8相连接,阀球6安坐于阀座7上,外管4与内管5上设有连通的液流通孔。
内管5与外管4的中部设有连通的液流通孔,内管5与外管4在连通的液流通孔处连为一体,并构成桥形通道。内管5、引流管8与外管4之间设有上下贯通的环形引流通道。上接头1、阀座7、下接头9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3。上接头1、外管4、下接头9的连接处,设有防松销钉2。内管5的顶端为盲孔结构。下接头9的下端为盲孔结构。
应用时,当从油套环空向井内注入液体时,阀球6被推离球座7,处于开启状态,实现封隔器上、下连通的功能。当停止从油套环空向井内注入液体时,阀球6自动落回至球座7,关闭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佰文恒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佰文恒新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5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复合纳米电压变阻软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钻孔封孔注浆三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