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667.4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3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艾宏山;李君波;刘建新;高有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G02B27/32;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武汉凌达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1 | 代理人: | 宋国荣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系统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是紧凑高精度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属于光机领域,特别适用于多光学系统和/或光电传感器的组合应用中对各光学系统视轴平行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背景技术
一些多光学系统集成的应用中,例如利用激光调制技术进行的激光通信设备中,由于部分光学系统的视场角很小,要保证在较宽的温度变化范围内各光学系统精确瞄准同一目标,并且具有很好的图像质量,通常需要复杂的调节装置和温度补偿机构,从而导致装置机构复杂,且体积重量增大,适装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该装置既可广角搜索和高精度跟踪目标,又能精确瞄准跟踪目标细节,能在宽温度变化范围下保证多传感器视轴高精度平行性、稳定性,具有高质量的图像,整体结构稳定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且工艺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技术方案为:它包括柱体的轴向具有圆柱形孔的多棱柱形的传感器支架及安装在圆柱形孔中的精瞄传感器;传感器支架的外侧面为若干个与中心圆柱形孔的轴线平行的安装光电器件的平面,所述平面上安装的其光轴与精瞄传感器的光轴平行的光电器件包括粗瞄传感器、导引发射器和通信发射器及呼叫发射器;传感器支架的前端靠近精瞄传感器的次镜,相对的一端为后端,传感器支架的后端安装有控制电路模块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所述的多棱柱形的传感器支架其下侧面为底面,与下侧面相对的一面为上侧面;导引发射器和通信发射器并排安装在上侧面上;呼叫发射器安装在右侧面上;粗瞄传感器安装在上侧面与右侧面之间的斜侧面上。
所述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其精瞄传感器有一个具有安装端面和定位圆柱面 的圆柱形的主镜座;所述安装端面与传感器支架的后端面固定连接;定位圆柱面与传感器支架的圆柱形孔间隙配合;精瞄传感器的精瞄探测器与传感器支架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其控制电路模块组为U型结构,与传感器支架后端平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其传感器支架的外侧平面上分布有用于安装光电器件的矩形槽。
所述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其粗瞄传感器由变焦光学系统和CCD组成,用于搜索和粗瞄目标;精瞄传感器包括大口径反射式光学系统和棱镜组、微调反射镜机构以及两路接收探测器,构成共光路的双探测器系统;精瞄传感器的光轴与粗瞄传感器的主光轴相互平行。
所述的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所述的通信发射器包括光学系统和微调反射镜机构以及光纤输入准直器,用于通过光纤和准直器输入通信光信号,通过微调反射镜机构精确瞄准目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为集成化:传感器支架既是精瞄传感器基座,也是其它光学系统基座,结构稳定紧凑,各光学系统视轴间距小,适应于小型化应用要求;
2、传感器采用环形布置:传感器支架采用中心为圆柱形孔的多棱柱形结构,精瞄传感器光学系统主镜安装于中心圆柱形孔腔内,而其余各光学系统环形分布于精瞄传感器上侧及侧面,各光学系统光轴之间距离达到最小化;
3、传感器支架各平面上开设多个矩形槽,既减轻了传感器支架重量,又可减少温度变化导致的应力变形,有利于保持各光学系统光轴之间平行度;
4、控制电路模块组采用U型结构布置,充分利用精瞄传感器后端光学系统周围空间,并可以直接与传感器支架后端平面固联,减少空间占用,增加连接可靠性;
5、采用粗瞄与精瞄组合,既可广角搜索跟踪目标,又精确瞄准跟踪目标细节,提高跟踪精度;
6、精瞄传感器采用微调反射镜控制技术,通过控制微调反射镜,能以微弧度级控制视轴偏转,实现高精度稳定跟踪;
7、精瞄传感器采用共光路技术,通过两个独立传感器共用前端光学系统,能减少加工制造成本,减少整体体积,并提高两个探测器光轴平行性。
8、精瞄传感器、粗瞄传感器、导引发射器和通信发射器及呼叫发射器视轴在零下30摄氏度至零上65摄氏度变化范围内能保持稳定的平行度。
附图说明
图 1为多光学系统组合装置示意图;
图 2为传感器支架示意图;
图 3为精瞄传感器有局部剖的主视示意图;
图 4为图3的左视示意图;
图 5为控制电路模块组主视示意图;
图 6为图5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名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66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脑温度感应报警装置
- 下一篇:混凝土外加剂称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