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1781.7 | 申请日: | 201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4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向青;谭维钰;温亮;宋程文;阴法亮;杨鹏;吕石君;张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02 | 分类号: | B65D25/02;B65D2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周期较长的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技术领域中,钢、铁或其他材料的生产工艺中常常产生碎料,轧钢作为炼钢的主要生产工序,其对钢材进行切头、切尾、切边或定尺等处理时均会产生较多的碎料,为了保证安全生产,这些碎料一般需要收集到料筐内。
上述料筐采用钢板焊接成筐形结构,其通常位于轧线下方,而料筐前方还设置有溜槽或运输链等装置,因此料筐的位置一般较低,导致碎料落入料筐时具有较大的势能,碎料落入料筐后将对料筐产生较大的冲击力,破坏料筐的完整性。
目前,为了缓解上述碎料对料筐产生的冲击力,可在料筐外部设置橡胶垫板,使得料筐通过橡胶垫板与地面或其他支撑结构连接,当碎料进入料筐后,两者碰撞产生的一部分作用力由橡胶垫板吸收,从而降低了料筐直接承受的冲击力,使得料筐的完整性不易被破坏。
然而,上述方法虽能够缓解碎料作用于料筐的冲击力,但是由于橡胶垫板位于料筐外部,碎料落入料筐后,两者之间的冲击力仍由料筐直接承受,料筐仍会受到较大的损坏,致使其使用周期较短,维修成本较高。
有鉴于此,如何延长料筐的使用周期,已成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该料筐的使用周期较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包括筐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筐体侧壁,且与碎料出口相对的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可沿所述筐体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耐冲击板。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还包括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设置于所述耐冲击板与所述筐体侧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弹性板为多个,且相邻两个所述弹性板之间具有隔板。
优选地,所述弹性板为橡胶板。
优选地,所述筐体侧壁上设置有沿所述筐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孔,所述耐冲击板上具有与所述导向孔滑动连接的导向件。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与所述耐冲击板可拆卸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向件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耐冲击板两端的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所述导向孔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所述第二导向件连接的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孔和/或所述第二导向孔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件和/或所述第二导向件为导向销。
优选地,所述耐冲击板为25Mn钢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包括筐体和缓冲装置,该缓冲装置设置于筐体侧壁,且与碎料出口相对,该缓冲装置包括可沿筐体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耐冲击板。在料筐工作时,自碎料出口输出的碎料落入料筐后,首先与缓冲装置中的耐冲击板接触,由于碎料的冲击作用,耐冲击板将沿着料筐的筐体滑动,从而吸收碎料的大部分冲击力。相比于背景技术中所介绍的在料筐外部设置橡胶垫板的方式,该结构的料筐使得筐体受到的冲击力大幅度降低,进而缓解了筐体发生的损坏,有效地延长了其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上图1-3中:
筐体1、吊钩2、耐冲击板31、弹性板32、隔板33、第一导向件34a、第二导向件34b、第一导向孔35a、第二导向孔35b。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收集碎料的料筐,该料筐的使用周期较长。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17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高锡粗铋进行精炼的方法与系统
- 下一篇: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