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外墙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4011.8 | 申请日: | 201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4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巽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9/02 | 分类号: | E04F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振邦律师事务所 11389 | 代理人: | 何自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外墙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外墙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外墙采用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线条装饰时,利用EPS切割设备将EPS大板切割成所需的造型线条,成型的线条覆于玻璃纤维网布,抹面胶浆,待干燥后粘贴在墙面之上。然而粘贴胶浆不能瞬间干燥未起强度,建筑外墙构件容易与墙面之间产生空鼓,且易被误认为此构件为混凝土结构,踩踏上去易造成人员伤亡。而且建筑外墙EPS构件如遇百年不遇的大雪或8级以上台风,是无法抵抗,容易开裂、脱落造成人员财物的损伤。再者粘贴胶浆的耐候性年限设计一般只有30年,过期将会失效开裂脱落,造成人员财物的损伤。同时EPS线条之间拼接节点处理不到位,都容易使EPS线条开裂、渗水,表面胶浆脱落,线条老化加速,构件线条大面积脱落,甚至导致保温层撕裂造成墙体渗水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与建筑外墙同寿命的建筑外墙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外墙构件,以机械连接来保证其构件持久安全,其包括:主体、穿过主体的固定杆、插入到墙体内并与固定杆的一端配合固定的膨胀件、与主体抵靠并允许固定杆穿过的压板、与压板抵靠接触的固定架、套设在固定杆上的套管、摆放在固定杆上的垫块、以及与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的锁定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附属技术方案:
其进一步包括用于盖住固定架的封闭件,其中该封闭件为盖板或发泡聚氨酯填充物。
所述主体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芯材的构件,其一端是与墙体粘合的粘胶层。
所述固定杆为牙条螺杆、或锚钉、或预埋件。
所述固定架呈U型。
所述套管为塑料软管。
所述垫块呈U型。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安全可靠性高,能抵挡百年不遇的大雪或8级以上台风,且寿命长,保障人员财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考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在墙体2上的建筑外墙构件的具体实施例,通常墙体2外表面设有保温层3,其包括主体1、穿过主体1的固定杆10、插入到墙体2内并与固定杆10的一端配合固定的膨胀件20、与主体1抵靠并允许固定杆10穿过的压板30、与压板30抵靠接触的固定架40、套设在固定杆10上的套管50、摆放在固定杆10上的垫块52、与固定杆10的另一端固定的锁定件60、以及用于盖住固定架40的封闭件14。其中主体1为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为芯材的构件,其一端是与保温层3粘合的粘胶层12,同时两侧面预先切割出150*10mm宽的凹槽,以方便固定杆10穿入构件;顶面两端预留50mm宽的白坯区,以方便构件与构件拼接时缝隙的处理。不同材料对接的节点处用密封膏90处理。
封闭件14为盖板或发泡聚氨酯填充物,其用于保持安装后的美观以及防止外界破坏。
固定杆10为牙条螺杆,其外表面镀有热镀锌层,具有强度高、耐腐蚀特性。固定杆10也可以用锚钉来代替。在实际使用时,也可将固定杆10作为设置在墙体2内的预埋件或钢棒,另行用其他金属材料进行焊接。
膨胀件20采用不锈钢膨胀螺栓或塑料膨胀管,用于加强与墙体2的连接力,膨胀后单根膨胀螺栓的抗拉强度可达2KN,完全满足安装需求。
压板30为高强度压力板,材料可塑性强,耐腐蚀。在强压下不易变形、碎裂,也可以用塑料板及金属板代替,以达到相同的作用。
固定架40呈U型,材料耐腐蚀,最大限度的提高了整个系统屈服强度,在强压力作用下不易变形。固定架40选用轻钢龙骨,也可以用塑料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代替。
套管50为塑料软管,增大与主体1的接触面积,减小固定杆10的单位面积承载力,增大极限荷载。
垫块52呈U型,增大与主体1的接触面积,减小固定杆10的单位面积承载力,防止主体1受超强压作用时下移变形。垫块52优选用轻钢龙骨,也可以用塑料材料或其他金属材料代替。
锁定件60优选为螺母。
同时为了更好地将锁定件60固定在固定架40上,增加垫片70和弹簧垫片80来实现固定。
密封膏90可为硅酮胶或其他耐候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巽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巽泽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4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