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顺序变速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4268.3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6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道东;陈宇;闫业棒;李伟;张斌;刘进才;朱绍军;秦安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12 | 分类号: | B23Q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顺序 变速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铣床的变速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顺序变速机构。
背景技术
一般机床的齿轮变速机构是由孔盘或者变速手柄控制拨叉或者拨块,继而控制传动齿轮的啮合与脱开,以实现变速操纵的,这两种操纵过程,一个变速手柄只能操纵一个拨叉或者拨块,实现一对双联或者多联齿轮的啮合与脱开;孔盘是通过其上的孔对齿条进行推动,通过齿条搓动齿轮,之后再由齿轮拨动齿条,齿条推动拨叉进行对齿轮进行的啮合与脱开进行操作,以上两种操纵方式仅仅适用于一般的传动比变化不大的传动机构,对于传动比要求较大的场合,齿轮将变得很大,如果再拨动较大的齿轮进行变速,将变得相对困难,因为变速操纵手柄推动大齿轮变速时,操作的阻力会很大,齿轮花键和轴之间的磨损也特别大;而拨动小齿轮又将增加操纵手柄的数量,增加操作的不可靠性及箱体的复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的顺序变速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顺序变速机构,包括箱体,箱体上开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设计有回转套,回转套与箱体相对旋转连接,其特征是:回转套的内表面开有回转套圆弧槽,回转套上配合有手柄座,手柄座与回转套相对旋转连接,手柄座上固定连接手柄,手柄座上设计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装有定位销,手柄座内固定有回转轴,回转轴上开有回转轴圆弧槽,回转轴的左部通过键连接有下摇臂和定位板,下摇臂上固定连接下拨动轴,下拨动轴上插接有第二小齿轮,第二小齿轮配合有第二大齿轮,下拨动轴位于第二拨动轴插槽,回转套左部通过键连接有上摇臂,上摇臂上固定连接有上拨动轴,上拨动轴插接有第一小齿轮,第一小齿轮配合有第一大齿轮,上拨动轴为与第一小齿轮的第一拨动轴插槽内,回转套的左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盖。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在于: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结构,所以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够仅用一个操作手柄即可对两对齿轮的啮合和脱开进行有顺序的操作,而且不会产生误操作,大传动比的变速中,使对大齿轮或双联齿轮的操作,改为对小齿轮的操作,一方面可以减少摩擦力,使操作更加的方便、灵活,同时避免了因拨动的齿轮太大而产生的大摩擦力对零部件造成的磨损,同时使操作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大齿轮脱开、第二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箱相啮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大齿轮脱开、第二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箱脱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大齿轮相啮合、第二大齿轮与第二小齿轮箱脱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A剖的手柄座与回转轴相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A剖的另一种手柄座与回转轴相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A剖的手柄座与回转套相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A-A剖的另一种手柄座与回转套相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上拨动轴; 2、上摇臂; 3、箱体; 4、定位销; 5、手柄; 6、手柄座; 7、回转套; 8、回转轴; 9、定位板; 10、下拨动轴; 11、下摇臂; 12、螺钉; 13、压盖; 14、第一小齿轮; 15、第一拨动轴插槽; 16、第二大齿轮; 17、第二小齿轮; 18、第二拨动轴插槽; 19、第一大齿轮; 20、定位槽; 21、回转套圆弧槽; 22、回转轴圆弧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42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指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硫含盐有机废液、废气无公害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