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翻包机液压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4994.5 | 申请日: | 2012-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79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缪东升;罗先凯;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精鼎工业炉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F15B15/24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雷速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包机 液压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油缸,尤其是一种新型翻包机液压油缸。
背景技术
中间包是炼钢厂不可缺少的关键容器,它为梯形,包壳为钢结构,壳内为耐火材料,耐火衬通常由永久层和工作层组成,永久层采用散装料浇铸而成,厚度为80mm,工作层一般用镁质涂料,厚度为80mm。中间包每使用6~8次,就必须下线进行一次工作层的修补。由于中间包内有沉积的废钢与杂物,在修补之前,使中间包冷却4小时后,便吊上翻包机进行翻渣,当钢渣翻转不能下落时,必须用液压顶将钢渣顶落,此时的钢渣的温度约170---450度,将液压顶安装在机架上并对准顶孔位,每次使用时只需将中包翻转180度,操作液压顶按钮便可,由于液压顶活塞顶杆顶的是高温钢渣,活塞顶杆与钢渣的钢水口只有50MM,顶杆进入钢渣后,活塞顶杆很容易被拉伤,缸盖导套密封很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时可隔温,油缸前端密封不易拉伤损坏,更换方便,可延长工作寿命的新型翻包机液压油缸。
所述一种新型翻包机液压油缸包括活塞杆、活塞、油缸缸体和密封导套,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油缸还包括活塞杆保护筒和活塞杆保护帽,活塞杆保护筒固定套设在油缸的活塞杆端,其长度为油缸缸体的 1/4~1/3,活塞杆保护帽设置在活塞杆的顶端;所述密封导套设置在与活塞杆保护筒长度相等的位置处。
所述油缸活塞采用格来圈密封,密封导套采用耐高温氟胶斯特密封。
所述活塞杆保护筒的长度为300~350mm,活塞杆保护筒通过紧固螺栓与油缸缸体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杆保护帽与活塞杆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油缸总长的情况下,减少了活塞的工作行程,工作行程可减少到原工作行程的一半,并不会影响油缸的正常工作;在油缸的活塞杆端加工作保护筒,热源和钢渣均不会伤到有效的活塞杆,活塞杆前端加装保护帽,钢渣不容易进入保护筒,更不容易伤害密封,对油缸内活塞采用格来圈,加装二个导向带,加强稳定性,导套密封采用斯特封,具有不易贴接拉伤、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而且油缸前端密封不易拉伤损坏,更换起来也比较方便,还可延长其工作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活塞杆,2—油缸缸体,3—密封导套,4—活塞杆保护筒,5—活塞杆保护帽,6—油缸活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中,所述一种新型翻包机液压油缸包括活塞杆1、活塞6、油缸缸体2和密封导套3, 其特征是:所述液压油缸还包括活塞杆保护筒4和活塞杆保护帽5,活塞杆保护筒4固定套设在油缸的活塞杆端,其长度为油缸缸体2的1/4~1/3,热源和钢渣均不会伤到有效的活塞杆,活塞杆保护帽5设置在活塞杆1的顶端,钢渣不容易进入保护筒,更不容易伤害密封;所述密封导套3设置在与活塞杆保护筒4长度相等的位置处,不改油缸总长的情况下,减少了活塞的工作行程,工作行程可减少到原工作行程的一半。
所述油缸活塞6采用格来圈密封,加装二个导向带,加强稳定性,密封导套3采用耐高温氟胶斯特密封,氟胶密封耐温200度左右,具有不易贴接拉伤、耐高温、耐腐蚀性能。
所述活塞杆保护筒4的长度为300~350mm,活塞杆保护筒4通过紧固螺栓与油缸缸体2固定连接。
所述活塞杆保护帽5与活塞杆1通过螺纹连接,活塞杆与前安装法兰的间隙为0.3mm。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和原液压油缸相同,在不改变安装尺寸的情况下,确保118t翻包机能正常用液压顶顶钢渣,钢渣温度一般在170-450度,活塞杆1露在外端部分,有效移动工作的活塞杆在保护筒内4的保护下,不会被钢渣高温和热源伤害,由于油缸密封导套3设置在油缸偏中部的位置处,缸密封导套3以上的活塞杆坏了也不会影响活塞的正常使用,而且油缸前端密封不易拉伤损坏,更换起来也比较方便,工作寿命由原来的2周提高到27周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精鼎工业炉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精鼎工业炉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49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