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筷子有效
申请号: | 201220206353.3 | 申请日: | 201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5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益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07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日常家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夹取小粒、圆形物品的筷子。
背景技术
筷子是持放在手指中夹取食物或其他东西的细长形条棍。多用作餐具。其材料或竹木或牙、骨、金属等,形状或方或圆各异。
筷子是中餐中最主要的进餐用具。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以筷进餐少说已有3000年历史,是世界上以筷为食的母国。筷子看起来只是非常简单的两根小细棒,但它有挑、拨、夹、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价廉物美。筷子也是当今世界上一种独特的餐具。
在人们日常使用筷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需要夹取一些小粒的、圆形的物品,而现有的筷子均为表面平滑的直杆,不易夹持住这些易滑落的微小物品,因此会造成一定的不便。
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能方便夹取易滑落物品的筷子。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筷子不易夹取易滑落物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筷子,包括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所述第一筷杆上设有第一手持部和第一夹持部,所述第二筷杆上设有第二手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上设有第一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筷杆上的第二夹持部上相对于第一夹持部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的形状 为圆柱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形状为长方体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由竹子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筷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和携带均较为简便。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夹取易滑落的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具体阐释。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筷子,包括第一筷杆1和第二筷杆2。第一筷杆1上设有第一手持部11和第一夹持部12,第二筷杆2上设有第二手持部21和第二夹持部22,第一夹持部11上设有第一凹槽13。
本实用新型利用在筷杆上设置的凹槽,在夹取时,将需夹取的易滑落物品置于凹槽中,从而方便的夹起易滑落物品。本实用新型的筷子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使用和携带均较为简便。在使用筷子的过程中可以方便的夹取易滑落的物品。为人们日常使用带来方便。
如图1中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筷子中,第二筷杆2上的第二夹持部22上相对于第一夹持部11的位置上设有第二凹槽23。从而更加方便夹取起物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筷子中,第一凹槽和/或第二凹槽的形状为圆柱体形。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筷子中,所述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的形状为圆柱体形或长方体形。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筷子中,所述第一筷杆和第二筷杆由竹子制成。或木头、金属等制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未经上海市闸北区和田路小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2063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